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刍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侯逸华

   摘 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文章在分析儿童心理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教师要不断地强化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积极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与家庭建立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理论学习;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8-0030-02
  人们常说的健康大多指人的体质健康,往往容易忽略人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对待学习、生活以及周围的事物。下面,本文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学生的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是一段关键性和特殊性并存的时期,这时的学生的心理主要特质有:敏感性、可塑造性、分段性。
   其一,学生心理的敏感性。由于学生刚接触到社会,对社会还不熟悉,这时候往往需要家长的引导和帮助来认知这个社会,因此他们对家长有很深的依赖性。这个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心理发展速度较快,倘若对其进行心理引导时忽略他们心理的敏感性,不仅会错过他们心理发展的最好时期,还可能给他们的心理带来问题和障碍。
   其二,学生心理的可塑造性。学生是纯真的,他们的情绪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想去感知这个未知的社会,并积极地探索它,这正是推动其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采取有效的方式,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去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认知,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其三,学生心理的分段性。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是不一样的。虽然每个阶段都是独立的,但是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个阶段衔接着一个阶段,同时又为下一个阶段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师要把握住各个阶段所拥有的特征,并能够根据各自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这样的推进过程才是有效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其一,心理健康认识模糊。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导致一些教师对心理健康这一概念认识含混,没有明确的界定。时下,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平时教的德育课,其实这两者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教育内容。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更加关注的是學生的心理培养方面,只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但对于德育课来说,它的教育内容范围更加广泛,涉及国家的法律要求以及对人的道德约束等方面。德育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素养,使他们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品格高尚的人。两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不要将它们相互混淆。
   其二,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导致教育内容变得乏味,这是现在小学阶段心理教育比较严重的问题。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否成功,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于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知,也会间接影响他们文化知识的学习。但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些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方法,枯燥的文字描述无法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更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其三,家校合作不够密切。学生经常接触的场所不外乎家庭和学校,在学校的引导者是教师,家里的父母更承担着教育者的责任。但从整体来看,家校合作不够密切依然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比如一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孩子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告知学校,更没有及时与教师沟通并积极寻求合适的解决方式,最终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其一,不断地强化理论学习。首先,学校要加强教师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在平时,学校应积极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其次,学校可以与其他兄弟校共同开展心理教育方面的研讨会,这不仅能互相学习,而且能一起研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再次,教师要不断强化心理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理教学专业技能。
   其二,积极开展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当面临重大学习压力的时候,往往不懂得如何减压,造成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状态,一旦发现不对劲儿,应主动和学生交流,积极开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教师在课余时间也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公园踏青、唱歌比赛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更好地宣泄自己的烦恼和压力。
   其三,积极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为教育提供着物质、场地和技术的保障。学校可以多采取一些创新的宣传方式,积极配合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学校可利用走廊的墙面呈现心理教学相关的图片,色彩斑斓的图片一定能吸引学生对其内容的关注。学校也可以开设相应的心理辅导教室,由心理教师轮班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校还可以组织“一带一”的互帮活动,由学习能力较强、条件较好的学生选择帮助一名学习能力较差、家庭环境不好的同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又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心理教育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还能使心理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四,与家庭建立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前面提到学校心理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长不够重视,如果家长和学校都能同步发挥出自己的教育功效,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孩子回到家后,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一个优秀的榜样,并善于观察孩子的言行和心理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苗头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并和学校共同寻找一个最有效的引导方式。只有让孩子在学校和家里都得到正确的心理引导,才是最有效果的。另一方面,学校要采取各种互动方式,促进家校的有机结合。比如,定期安排教师家访或者电话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参加家长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肖观仁.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3).
  [2]蒋世东.小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文教资料,2018(20).
  [3]许秀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27).
  [4]李明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良倾向及对策[J].江西教育,201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68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