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文本 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秋菊

  摘 要:在丰富积累的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空间,在培养语感增长灵性的过程中培养语文素养,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让写作能力的发展水涨船高;从拓展自由表达的时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指导有创意地表达;重视拓展文本,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的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升注入活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写作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个体语言经验和个性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可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应该成为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 回归文本,浸润语言的馨香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小学语文的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把教学重点定位为: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师问:“同学们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吗?(了不起!)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那些周围的人们,那14个孩子的家人肯定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们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大家续写这篇课文:假如你是那14个孩子的家庭成员,此时你会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模仿课文借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文字中。”这样的小练笔,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主题情感的领悟,可谓一举多得。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语言训练,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学过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文笔生动、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奇妙,怎样训练,才能引导学生从文本悟出文道,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呢?课文的第7自然段,作者透过天窗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进行描写,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根据教材和学生想象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创设想象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實际,披文入境,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乘汽车、火车或是飞机时,透过玻璃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选择其中的一个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第7自然段的写法说一说,写一写。(你会从那 ,想象到 ;你会从那 ,想象到这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总之,美丽而神奇的窗外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孩子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扬起思维的风帆,结合平时所积累的语言,表达更富有创新思维,语言更富有童真童趣。学生从文本悟出了文道,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再次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 超越文本,浸润思维的馨香
  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在教学《称象》一课时,同学们都在称赞曹冲真聪明,那么小就能想出这样绝妙的办法时,有位学生突然举手质疑:“老师,我认为曹冲称象的办法并不是最好的。”教师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质疑,并没有漠然置之,而是适时地把握住这一个课堂资源,及时表扬该同学善思、敢问,与众不同,有独立创新的精神,鼓励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该生则自信地说:“我认为可以就地取材,因为现场有那么多的文武百官,用人不是比用石头更方便吗?这才是最好的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提出用沙,有的提出用水。听了学生的发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新颖、独特,思维都特别的活跃,看来你们比曹冲还聪明,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紧接着,老师又趁热打铁,让学生模仿课文描写称象过程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又抓住了一个很好的“语用”训练点。教师营造了宽松的民主氛围,对学生独到的见解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而激起学生发表独到见解的热情,树立对自我的信心,引导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桎梏,向独特性和创造性方面发展,超越文本,彰显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和个性品质。
  三、 拓展文本,浸润人文的馨香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是离不开阅读的。课标对于5-6年级的阅读要求明确指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例如《秋天的怀念》一课,记叙了史铁生双腿瘫痪后,重病缠身的母亲对他的关爱,向孩子们展现了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爱。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赞颂母爱的文章、诗歌、歌曲。有的学生搜集到古诗《游子吟》;有的搜集到赞颂母爱的名人名言;有的搜集到散文《妈妈爱吃鱼头》;有的搜集到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还有的同学搜集到朱自清的名篇《背影》,这样让学生走进新文本,对比阅读,拓宽视野,感受父爱、母爱的伟大,在浓郁的人文情怀中,在不同的文本世界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有所思考。
  教师每一次对课文的讲解、每一次引导拓展阅读,都是一次引导学生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机会。这样的坚持,让学生学会了揣摩领悟,学会了表情达意,扬起了思维风帆,提高了语文能力,课外阅读和积累方面也明显超出同龄的孩子,部分同学已能出口成章,出口有诗;作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旁征博引。巧用文本,提升素养,为孩子们在文学积淀、文章修养和文风、情趣风格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1.
  [2]福建教育[M].2016(11).
  作者简介:
  黄秋菊,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罗东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1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