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微课资源,提升数学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微课以直观、生动、形象、有趣的画面,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因此,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当前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用微课资源自主学习,提升数学的应用意识
   1.微课资源用于课前学习,唤起学生的生活认知
   课前预习借助生动、形象、直观的微课资源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引发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分蛋糕》,随着“谁分得的蛋糕最多?”问题的抛出,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求知欲,并通过新知的学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微课资源用于课中学习,深化学生的实际应用
   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学以致用,而微课资源,则是学生所要借助的桥梁。如《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巧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习排水法去求不规则物體的体积,并通过微课的学习,尝试解决生活中计算鸡蛋体积的问题,从而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
   3.微课资源用于课后学习,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课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脱离课堂的指导和教师的辅导,有的难题可能会成为拦路虎,成为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微课资源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中,练习题里关于周长计算与平移知识融合应用的题目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能独立解决的人数不到班级学生人数的一半。如果能用微课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就能让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么?通过微课资源《巧算周长》的推送,引导学生在已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融合已学的平移知识,巧妙移动不规则图形中的一条边或几条边,从而转化成规则图形进行计算。在课后练习题的自主学习中,有的学生只观看了一遍微课,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技巧,而有的学生则是通过课后的重复学习,才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微课的直观演示,确实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思维,深化了他们对周长计算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了他们对已学知识的融合和应用能力。
   二、应用微课资源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微课资源用于指导学习方法,引领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
   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开展,需要通过挖掘活动中的数学知识,进行环环相扣的设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相应的数学素养和知识。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他们的学习进度也是不同的,由此也决定了他们在数学活动所能获取的数学知识也是不同的。因此,一节精心设计和制作的微课,能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开展数学活动,从而获取数学活动中的数学知识,也能帮助在数学活动中收获不多的学生通过微课资源开展数学活动的学习和复习,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
   在《打电话》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不但包含了优化思想,而且包含了倍增的知识,对学生而言,解决这样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从易至难的逐步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而这样的引导过程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且能掌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微课资源《打电话》推送给学生,学生应用微课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借助微课资源的引领和指导,按照“审-找-算-验”的步骤逐步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对数学活动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反复开展的活动中去内化所理解的优化思想和倍增知识,并能应用所学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
   2.应用微课突破思维“出错点”,强化数学认知的轮廓
   在数学学习的知识体系中,由于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在学习道路上,他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具有思维难度的“难点”,或者说不是难点但却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出错点”。微课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优点,可以帮助学生从各方面去认识、掌握和领略相应的知识点,从而实现思维“出错点”的突破,使得数学认识的轮廓更为清晰和准确。
   在《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对行、列知识的认知是知道哪些是行,哪些是列,但是该从哪里开始行数和列数却是模糊不清的。在平面图中数对的“数学规定”是“从左向右,从下向上”,这个数学规定与学生已有的阅读习惯以及在现实空间中描述位置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由此就产生学习的“出错点”。这个现象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避免这样的“出错点”呢?解决方法是在具体座位图的下方和左侧画出“数轴”,让学生经历坐标系的形成过程,将具体的座位图放置在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在横、纵数轴上都标上数字,帮助学生将座位图的结构清晰化。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行和列,对今后要学习的直角坐标系产生初步印象,并避免“出错点”,在微课《认识数对》里行、列知识以及应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题讲解中,都注意在图示中标示出直角坐标的横轴和纵轴,让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中经历从左往右数、从下往上数的过程,从而将直角坐标系的初步轮廓牢牢地印入学生脑海中,为学生应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问题解决以及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微课资源的自主学习,确实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后续的学习和练习中,学生都能牢牢记住先列后行,列数从左往右数,行数从下往上数的“数学规定”,并能应用这样的知识继续去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
   三、结语
   无论是课前、课中、课后的微课资源,都应该是可以提供给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一个优秀的微课资源,应该是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较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在微课资源的自主学习中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研读教材、研读学生的过程中,巧妙应用合适的微课资源,使其在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既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应用,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应用微课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 韦英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