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中巧用线索解读文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阅读理解是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中占分比重最高的题型,更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培养阅读技能(五级)的目标描述如下:学生应该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够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积累达到15万词以上。
我们使用的新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以下简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具有以下特征:文章长,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多,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尝试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但结果却时常不尽如人意。比如,有的教师打着“阅读课”的名义,但实际上只进行了单纯的词汇和语法教学;有的教师在导入阅读课时,兜了很大圈子,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阅读文本;还有的教师在上阅读课时,走程序化的路线:Pre-reading——Skimming——Scanning——Language Points or Discussion。教师若以这种方式解读文本,往往不能充分发挥教材中阅读文本的作用,结果事倍功半。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如何解读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定位,因此,关注文本解读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阅读教学,以八年级下册为例,每个单元的Section A 3a部分都是根据Reading for speaking設计的,Section B 2b部分往往是根据Reading for writing设计的,而个别单元最后的阅读材料应属于泛读(Extensive reading),是Reading for strategies。同时,不同的阅读材料对几个目标一般都会涉及,但也会有所侧重。因此,教师必须透过教材的表象,正确认识到教材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地突出教材的重点目标,否则容易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什么都学,什么也学不好。笔者认为,只有教师明白了教材中阅读文本的定位,备课、上课时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才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
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常用的解读文本的方式。
一、整体解读文本
阅读语篇由字、词、句构成,但它们不是简单的叠加,其结构取决于人们交换信息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也取决于人们在交换信息时的情感和态度。因此,任何一个语篇都是一个整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本的大意,学会对语篇进行整体输入、整体吸收、整体加工和整体输出。一篇文章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表层结构或结构层次中词、句、段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表现在深层结构或意图层次中存在的一个语义中心,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写作目的。因此,整体领悟文本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框架,解读文本结构,也可以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的文本意识和段落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清主次,抓住语篇的主旨,避免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导致认知错误。
二、从文本的体裁入手
当一篇新的文章出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文章的体裁入手对其进行宏观把控,体裁不同,文章的结构就会不同,阅读的方式也会随之不同。英语阅读文本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在阅读记叙文时,我们应当抓住“5W”,了解清楚“who,when,where,what,how”。在阅读议论文时,我们应当抓住论点、论据,尤其要关注每一段的开头或者结尾,看是否包含主题句,在找出每一段落的主题句的基础上,顺藤摸瓜就可以掌握文章的大意。而说明文则通常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往往有清楚的逻辑顺序,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说明文的特点。
三、从文本的特征入手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特征进行有效的阅读。标题和插图都是理解文本的重要切入点。标题是文本的眼睛,是对文本内容的浓缩、提炼和概括。读者通过阅读标题便能一目了然地了解文本,抓住中心要点。而文章的插图则为读者预测文章的内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想象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的预测,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说,标题和插图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从这两处入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情节,能有效地激活、调动学生大脑中储存的与文章的话题相关的各种知识,同时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为后续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铺垫。
四、从关键词和中心句入手
所谓关键词(key word),是指文章中能够概括主旨或说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文章中挖掘一两个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意图的关键词,从关键词入手,深入解读文本,并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这是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同时,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总会有中心句(key sentence),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和中心句来理解文本,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九年级教材Unit 6的阅读文本“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为例,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生词量大的文章,阅读难度较大。但是,教师只要抓住“basketball”这一关键词,依次介绍篮球的产生、发展、规则等内容,并运用本单元的阅读策略“mind-mapping”设计教学,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的阅读策略,又能用来铺开词汇,串联文章的脉络。
五、从文化背景知识入手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充和渗透,使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大其知识面,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知识,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其综合阅读理解的能力。比如,在教授“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先简单介绍一下Martin Luther King, 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了解美国社会,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 六、从上下文语境入手
鉴于每一个英文单词几乎都有好几个不同的意思,在进行阅读理解时,教师不能让学生脱离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单词的意义,如果脱离上下文,很容易导致理解偏差。例如,对有的单词,学生知道它常用的意思,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它的实际意思可能会和原有的意思不一致。另外,如果遇到一个根本不认识的新单词,学生也不必惊慌,冷静地分析上下文,一定可以从中找到线索,进行合理推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语境线索,教会他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地理解单词的意思。
例如,For some, this research may be calming. It is good to know that our brain is “looking out for us”in a new place.
划线的单词拆分开来学生基本上都认识(calm:冷静的),但是组合在一起,学生可能就会出现理解偏差,很难准确地辨别词义。这个时候教师应当指导他们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猜测。结合上下文可推测,这个研究或许是令人高兴的,calming在此表示“令人高兴的”,在含义上和pleasing最接近。
七、从句型结构入手
在全面掌握单词之后,学生会进入阅读理解的第二个误区:材料中没有任何新单词,但就是不能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大意。深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在理解长句方面出现了问题。除了教授单词外,教师还应当关注句型结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正确地断句,从而准确地理解句意。
(九年级Unit 6) Today, the popularity of basketball has risen around the world, with many young people dreaming of becoming famous players.
很明显,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本句没有任何生词,但是由于学生不会断句,很多学生一时之间无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本句中, 介词with就是理解的关键。with与在意义上有主谓关系的复合结构many young people dreaming of...构成短语,用作状语。因此,本句应被正确地理解为:如今,许多年轻人都梦想成为著名的篮球运动员,篮球在世界各地也越来越普及。
八、文本理解在中考试题中的体现
从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中考对英语阅读文本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昆明市近几年新增的阅读理解题型“七选五”,它不仅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而且更注重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以及推理判斷能力,对考生阅读理解的考查已逐渐向知识的广度、理解的深度方面发展,多数题目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对语言点的简单处理,也不只是对文本信息的浅层捕捉和理解,只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准确理解文本,才能把握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内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