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本预设——生成语文课堂浓浓的情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卢素芹

   阅读是学生和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披文入境”,引导学生读出文章所蕴含的真情,感悟到文本中浓浓的情意,更要感悟到语文课堂的浓浓情意,这样才是我们理想的语文教学。同时,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也注意把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以小学语文《桂花雨》一课为例,谈一下语文课堂中情感的生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改编自著名作家琦君的散文。这篇散文的作者借助新颖的立意和细腻的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用词,向大家展示了童年时代“揺桂花”的天真和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生动用情,结合文本表达了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是体验“情感生成”的一篇典型的范文。
   一、在导入中预设,调动学生的情感需要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生活和不一样的经历,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性格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这种差异,会导致学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评价。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所说,每个读者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读者就会给同一篇作品产生出不同的情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的熏陶,重视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选择,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体验。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出一个给孩子自由表达思想的阵地,尊重学生的感情体验,挖掘学生的个性创造。
   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的时候,作者开篇用了简短的三言两语描写了桂花,虽然看似平平淡淡,却别有一番风味,表达了桂花和其余花的不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我们如果只是简单地问学生:喜欢桂花吗?为什么喜欢桂花吗?估计大部分学生会说“喜欢桂花的香气”。其实,这是这篇课文给读者的启示。学生们的理解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个层面,就会失去了“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价值。每个学生的对文本理解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生成的情感体验也是不同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小时候,“我”最喜欢什么花?
   生:桂花。
   师:你能把最喜欢桂花的句子找出来吗?
   教师利用多媒体把描写桂花的句子展示出来。
   生: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为什么喜欢这“笨笨拙拙”的桂花呢?
   生1:因为“笨笨拙拙”反而能看出桂花的淳朴可爱,作者喜欢桂花的淳朴。
   生2:桂花不开化的时候,是满树猫咪的树叶;在开的季节里,我们也能从他们的树叶中找到一些小花。
   师:你这样说明是想强调什么意思呢?
   生2:桂花不声不响,非常低调、谦虚。作者喜欢桂花的谦逊。
   生3:桂花不和繁花争夺,但是它却香气迷人。桂花是有自己内涵的一种花,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能香飘万里。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哪位同学还能补充一下吗?
   “于无字处见真情”——这是含蓄的东方作家经常出现的手法,如果不细细品味,就不能体味到文本内在的意味。从这样的师生对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学生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从桂花的纯朴、天真、低调、内涵等方面体会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课一开始就洋溢着“爱桂花”的情意。像“低调、内涵”这些充满时代感的词语,老师也不一定能想出来呢!
   二、在重点句段中预设,调动学生的情感高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老师应该遵循“语文实践”的规律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精彩的文本中,我们完全可以从重点句段中入手,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个具体的字、词甚至标点符号,让学生透过文字想象文字之外的东西,让学生的锻炼训练扎实有效。《桂花雨》中“摇桂花”一段,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作者从字里行间表现出自己童年生活的乐趣,我选择这一段对学生进行训练,就是让课堂呈现出一幅欢乐的童年图画,体会到作者童年时代的快乐。
   师:在这篇文章中,哪位同学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童年乐趣,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一段句子来谈谈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出示一段描写作者乐趣的段落。
   生1:我抓住两个“帮”,从中可以看出,摇桂花是大人的事,而我却抢着帮忙,说明我实在太喜欢摇桂花了!
   生2:我抓住“乐”字,从这个字中能够直接看出摇桂花的欢乐之情。
   生3:我抓住“使劲地摇”这句话,从中可以看出我一点也不偷懒,说明了我喜欢干这个事情。
   生4:我抓住“纷纷”和“满头满身”,我感觉到了桂花和平日里的小雨一样落到我身上。
   生5:我给上一个同学补充一下。桂花不是真正的雨,它落在我们身上,落在脖子里,落在头发里,落在衣服里,落在鞋子里,让人感到酥酥的、痒痒的、香香的,多美呀!
   生6:我抓了三个感叹号,这最能表达作者的兴奋之情。
   师:就这样,我们抓住一个个词、一个个字、甚至一个个标点,用心去读,就能读出自己的理解。
   在重点段落的语言文字的品味咀嚼中,我们的学生抓住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用心去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的心灵体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振,这样才能达到情感的高潮。
   三、在教学难点中预设,调动学生的价值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这样要求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性,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文以载道”,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除了具有自身的艺术性之外,更具有自身的思想性,就是我们平日所讲的所谓的“文质兼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常常蘊含在语言文字之中,要让学生体验,就要想法调动我们学生已经具有的经验,才能生成情感的价值体验,而不是语文教师生硬地把“假、大、空”的口号抄写在黑板上。    《桂花雨》最后一句话“外地的桂花雨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的金桂”,这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是本文的难点。因为作者生活的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距离较远,学生体会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时代背景对于理解文本是重要的,学生自身的经历也影响着他们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及时给学生补充文本的时代背景,借此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体会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利用一些学生离开家长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再引导学生回忆古诗词中学过的表达离开故乡的情感的古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再进一步给学生补充文本的时代背景,并利用余光中的《鄉愁》把这种气氛推向高潮。在课后,学生也对这种挥之不去的乡情流连忘返。
   (出示:外地的桂花雨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的金桂)
   师:同学们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难道仅仅是为了老家的金桂品种好吗?
   生:不是的,这实际上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师:你真厉害,能看出作者的内心,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生:是的,我是东北人,爸爸妈妈在外地上班,所以我从一年级就到这里来上学了。每到暑假回老家,我就感觉玩不够,虽然这里也很好,也有我的一些好朋友,但是我还是很想念老家的亲人。
   师:你看,说说就眼红了,还有哪位同学有这样的感受?
   (同学们举手,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种思念家乡的感情还有哪些作家描述过?我们学过那些古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学生们背诵有关的诗句)
   师:在这里,老师也要推荐一首现代诗,是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我们来听一听这首诗,会更加增强我们的这种感受。(教师配乐朗诵这首诗)
   (学生们默不作声,眼睛开始纷纷湿润)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母亲的话好吗?
   教师备课的时候,在文本的难点进行预设,有利于学生情感的生成和价值观的建立,更有利于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和把握,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章的时代背景,拉近学生和作者内心的距离,产生学生情感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共鸣。
   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在情感上下功夫,以情赏文,以情感人,抓住文本的关键环节以情育人,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从简单乏味的“工具论”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情感的主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卢素芹,安徽省蒙城县庄周办事处中心小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4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