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所谓的“预设”,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的课前筹划,即在教学活动之前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情境的预先思考的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互动中的即兴性,是师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被激活、活化了的知识和技能。生成性语文课堂可以使学生享受到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生成性语文课堂是真实生活的课堂。但在上课前,我们不能把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太仔细,以至于不能“预先设定”。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了我们课前预设的规范框架,给我们带来了毫无准备的意外。面对这种教学意外,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坚持尊重课堂的实际情况,努力在对话中生成对话,这是教师在新观念指导下应该有的感受。
  一、熟悉文章,成为每一名学生学习引导者
  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理、意、趣,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熟悉文本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要对每个句子、每一个文字都能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其的内涵。这样,教学设计才能有针对性,课堂引导才能熟練,设计和生成才能有针对性,并有机地融合一体。
  在《爬山虎的脚》的教学中,我预设了一个问题:“爬行动物的脚是细丝状的还是圆片的?”一些学生回答细丝,另一些学生说他们是圆片。学生的争论是我没有考虑到的,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是在课文中找到的,他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很明显他们对课文还不够理解。我没有肯定哪一方的回答,而提出:“我们还是先看看书吧。”学生们立刻阅读和思考。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回答说:“是细丝。书中的第三节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这六七根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我笑了却没有回答。然后一个学生补充道:“是细丝!课文的第四节写了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是那六七根细丝。”当我看到学生们频频点头时,我说:“看来,你们刚刚读书非常认真,也能说出自己的道理。事实上,爬山虎能爬墙,全靠它的茎来生长出的那-----学生们回答:“六、七根细丝!”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当在课堂中出现学生围绕某个问题意见不统一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争论中完善认识。因为无论是什么立场,都需要悉心研读文本,从文本中汲取营养。而作为教师,只有在当自己熟悉文本之后,才能对课堂中的生成敏锐地透析出学生思维背后反映的问题,才能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调整学习活动,传授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
  二、深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成的过程中发展。
  面对生成,教师应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做出课堂智慧的选择,使课堂生成更有价值。《饭钱》讲述的是聪明人阿凡提智斗巴依的一个故事。原先我对教学做了如下的预设。
  师:阿凡提是怎样付饭钱的呢?再读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巴依和卡子认为,吃了饭菜的( ),该付钱。那么,我让巴依听( ),也算( )。就这样,阿凡提帮穷人解决了难题。
  师: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阿凡提狠狠地教训了巴依和卡子。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读读5—9小段,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分角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5—9小段。(1)指名一组读,自由评论;(2)师生配合读。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分角色朗读这一形式非常的喜欢,而在此时又有一位学生提出:“老师,阿凡提和穷人大摇大摆地走了,我觉得卡子和巴依是不会甘心的。”我问:“大家觉得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不会,他们肯定还有想办法来对付阿凡提。”有的说:“也许他们被阿凡提教训得没话可说了。”于是我马上对原有的预设:“说说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做出了调整:“那请同学们在给故事续编一个结尾,演一演吧!”学生马上投入到讨论,准备,表演中。课文的故事性强,在教学预设中,充分发挥故事本身的魅力,以各种形式大声朗读,学生们个个乐此不疲。在实际生成中,又有学生提出问题,大家的回答又各不相同,我便把表演带进了课堂。同学们自由组合,找自己的好朋友,根据课文的内容,分角色把“法庭智斗巴依”片段,配上动作,当堂表演。学生情绪高涨,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了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重视学生,捕捉有益的生成点
  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要求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认知、张驰的思维和情感的波澜,并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所生成的信息并即时调整教学过程,让我们的教育不仅注重文本,更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狐狸和乌鸦的第二个自然: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她的孩子找吃的,她找到了一片肉,叼了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一段课文提出异议,认为它写得不好。有人说:“乌鸦已经飞到窝旁边的树上了,为什么不到窝里面去喂小乌鸦呢?却等着狐狸来骗她呢?有的说:“这时在窝里的小乌鸦一定会呱呱大叫,急着要妈妈喂食,乌鸦妈妈怎么能有心思和狐狸聊天呢?”有人说:“我们可以把课文改一改。”经过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乌鸦累了,躺在路中间的一棵树上,心里高兴极了,一只狐狸跑过来了……最后,他们决定写信给编教材的叔叔和阿姨,向他们说明这一点。
  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学生学习需求的反映和探究学习的良好开端,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时机。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信息,一定要有敏锐的判断力,随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能做出适当的反馈,对具有重要意义的独特观点进行“拓展”,让全班同学都能做到共同欣赏与分享,对“节外生枝”而忧生成价值的,就要改变课前预设的教学方向,实现对文本与教师的超越。对不同意见,可以引导开展争辩,也就是说,尊重独特的经验,从而形成共识。
  在课堂上,只要教师善于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和认知的火花,从学生的提问困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对自己的预设教学做出创造性的调整。然后,我们才能收获未约定的精彩。新课程改革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和理念,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我们更要勇敢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8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