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发展机制创新运用的区域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秦春勇 张凤良

  摘要: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以发展每一位教师为己任,面对大体量教师群体培养发展的艰巨任务,近年来通过建立公平机制、唤醒机制、支持机制、自律机制和共同体机制等推进教师发展机制的创新,积累了区域经验,为昆山教育新发展造就一支专业化、创新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做出了应有贡献。
  关键词:发展机制;教师发展;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6A-0053-04
  昆山是座日新月异的城市,在全国百强县中数年稳居第一。随着昆山的高速发展,昆山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人都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能够铸造这个梦的人正是教师。”面对大体量的学生和教师,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昆山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自2017年成立以来,就把培养好区域内的每一位教师作为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积极探索教师发展新机制。
  教师发展机制的运用研究,离不开有效的教师学习研究,有必要吸收成人学习理论的重要成果。自我指导学习理论是最有影响力的成人学习理论之一,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提出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六个基本假设:1.认知需求,成人需要知道学习的目的与理由;2.基础,经验为学习活动提供基础;3.自我概念,成人需要对自己的教育决定负责,参与学习规划和评价,能够指导自己学习;4.意愿,成人对与其工作和生活直接关联的内容最感兴趣;5.取向,成人学习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而不是以系统内容为取向;6.动机,成人学习为内在动机所驱动,而非外部因素。由此可见,教师发展机制的要素包含公平、自主、外部支持、内省、成长共同体等核心内容。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整合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教研室、教技室四家机构,把资源集中起来融会贯通,以更好地运用教师发展机制,推动区域教师高质量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建构了区域教师发展机制创新运用的基本模型(见图1),
  一、用心建设好公平机制,不让一个教师掉队
  教师发展的基石是公平。昆山有17000多名教师,来自五湖四海,2013年以来每年平均新增约1000名教师。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第一理念和文化是公平,努力把公平机制建设放在教师发展工作的首位。
  2017年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成立后,就开始建设教师发展服务网络管理平台,用实际行动打造昆山教师发展的公平机制。教师发展服务网络平台是基于网络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教师个人学习和工作平台,集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和学习提升于一体,为教师发展提供公平服务,也为区域教师发展、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平台为区域内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提供优质网上服务,具备信息共享、评价公开、发展互动等功能。平台支撑了区域教师的发展档案、评价晋升、业务管理等重要模块。其中,发展档案模块实现了对区域内每一位教师的基本信息、发展信息和职称晋升等内容的记录和维护;教师评价模块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教师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学生和家长评价等全方位评价功能;业务管理模块包括日常工作记录、成绩管理、教育教学、竞赛辅导等功能,提升了教师自我管理工作效率和日常沟通互动的工作能力。通过系统地研发建设,为区域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发展、评价、互动的网络平台,区域内每一个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将自己的优秀教案、教学资源共享到学校和区域,同时也可以分享平台上的一切优质资源和信息。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可以查看区域教师的发展动态,实施常态实时跟踪,发现优质资源随时实现区域共享,形成了区域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库。
  二、积极推进校本研修一体化,唤醒教师的发展自觉
  唤醒教师的发展自觉,是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研究教师发展工作的重点。教师主动成长的内部心理机制是什么呢?一是需要引导教师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行,为他们提供强大的持续推动力。二是准确、经常的肯定和鼓励,点燃教师心中的发展热情。三是积极推进融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技术运用于一体的以校为本的综合性研修活动,并形成常态。
  昆山开发区兵希小学是所年轻的学校,办学仅5年,教龄5年以下教师占比85%以上。为了充分唤醒青年教师的自觉研修潜能,学校主动与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合作,开启了阶梯式教师研修项目。项目设置了“初阶”“中阶”“高阶”三个层级,分别开展了培养青年教师的“春笋计划”“秀穗计划”“领雁计划”。通过青年教师阅读教育专著和集中实践研修,实现1年教龄教师入职规范、站稳讲台,2~3年教龄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常规精细,4~5年教龄教师会做小课题、能磨优质课,5~10教龄教师教学有特色、写出好论文,10年以上教龄教师冲击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项目的主要亮点在于一开始就设计好唤醒机制,把具体的的内容体系、评价体系和成果发布体系一致化,打磨了三类计划的具体指标和成果发布形式,使所有的青年教师一目了然,能逐级而上,拾阶奋进,研修效果可视、可查、可行、可評。
  像这样的新校在昆山还有很多,新教师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教师发展中心的责任在于聚焦发展,给予支持,而这种支持的主要内容是合作开展唤醒机制的实践研究。
  三、不断完善教师发展体系,让教师准确找到发展定位和方向
  教师发展需要完善的支持体系,在支持机制下运行的区域教师发展体系建设,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不可急功近利,也不会一蹴而就。它不是单一维度的进展,也不是整体的模糊推进,而是多维度的协调共进,融合提升。教师发展体系建设,需要精准剖析,精准施策。研究和建构完善的教师发展体系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其中的要素及之间的关系(如图2)。区域教师发展体系建构的第一维度即横向目标,在于构建教师发展的阶梯层级内容体系,为此我们设计了《昆山教师十五年成长阶梯图表》,明确了教师从刚入职到成长为市级学科带头人期间的发展任务和要求。这其中的时间期限和目标定位,因教师各个体而异。   区域教师发展体系建构的第二维度即纵向目标,在于构建教师发展的助力形式,即个人研习、校本研修(共同体研修)和市级及以上研训。这三者内容不一,又彼此相辅相成,其核心都强调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区域教师发展体系建构的第三维度即品质目标,在于构建教师发展体系的核心机制,即教科研训一体化机制,自上而下,从中心到学校,从学校到个体。教师培养品质的提升,就在于积极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从理念上、内容上、途径和方式上、模式构建上、特色上开拓创新,其根本是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寻找一条最简洁、最有效、最实用的教师发展路径。
  在基于支持机制的教师培养体系构建中,涌现了很多创新举措。近年来,市校合作重点研训是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之举,即从学校申报的市校合作研训项目中遴选出重点项目,由教育局通过资金支持、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重点跟踪并提供平台予以展示、来保障教科研训一体化的具体实践,深受教师和学校欢迎。市校合作开展研训,其主要的生命力就在于充分发掘了学校层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线的校长和骨干教师更了解广大教师的研训需求,即内容上需要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式上更能激发教师主动研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申报的课题和项目,更有实践价值和地域意义。同时,教师发展中心对各校所申报的项目,逐一审议,充分调研,并通过答辩等形式开展互动,保障遴选推送的项目具有区域推广意义,具有前瞻性、时效性和可行性。两相互动,相得益彰。在项目培训运行中,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充分合作,开展教科研训一体化实践和探索,进行过程管理和成果发布,对优秀项目予以表彰,创新经验予以推广。近年来,每年市校合作的项目多达50个以上,支持资金近千万,并不断地在机制上开展打磨和研究,使项目和资金真正为区域教师发展服务,为保障区域教育高质量提升提供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四、积极研发教师教育特色课程,强化教师发展中的自我反思
  教师发展不仅需要精准的专业内涵建设,也需要更完善的思想和心理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保驾护航,为教师成长提供先进引领、底线守护和健康支持。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在积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体系的同时,积极进行区域教师的思想和心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和指导区域学校开展党建引领、依法执教和心理调适等教师教育(如表1),保障区域教师发展方向不偏、底线不松、身心和谐。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请专业法务工作者宣传法,把法律法规纳入学校现代化治理中,开展警示教育,打造底线思维。同时,本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原则,依靠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来保驾护航。2017年是昆山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年,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指导下的区域学校和教师开展了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开始重视教师自身心理的调适和指导,这对积极运用教师发展机制,促进教师培养,具有里程碑的煮义。
  五、积极构建成长共同体,创新运用项目化研修机制带动区域教师整体发展
  昆山教师发展中心积极构建各级各类教师成长共同体,运用项目化研修机制,推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迈出了极具时代创新特征的一步,打开了教师发展培养的新局面。教师成长共同体研修方式,是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区域教师研训、学校组织校本研修的重要补充,不可或缺,具有独特意义。教师成长共同体,有学科建设共同体、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班主任成长共同体等,区域各类共同体有名师工作室、学科建设中心组和部分学科的项目共同体。目前,教师成长共同体,展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显示出其自主性和成熟性。
  最受教师欢迎的是项目化的研训研修机制。在组织架构上和流程设计上都强化了项目化研修中的要素设计和创新推进,显现出项目化机制的优越性和可复制性。项目化研修的关键步骤(如图3),其一在于真实问题与真实任务之间的转化,遇到了教育教學中的真实问题,将其设计成项目形式,形成任务驱动,这是唤醒教师主动研习的第一步,也是研修创新的第一步。其二在于项目研修目标(项目核心标准)和评价目标(成果发布)的一致性,目标和评价的一致性,能保障项目化研修纵深开展,使研修成员方向明确,努力前行。其三是设计规则和工具,规则使研修有秩序、有章法,而工具能使研修有载体、有内容,这是研修创新的第三步。
  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就区域教师成长共同体项目化研修作了案例实践与研究。2018年4月,在教师个人自愿报名申请的基础上,我们把区域内中小学全部信息技术教师分为若干项目组,开展为期两年的项目研究活动,进行了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一体推进的机制建设实验的先行先试。2020年5月举行各项目组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重构研究”项目组以“一个课题引领,两个带头人领衔,三个子项目展开,四个平台建设落实”为内容架构作了主题汇报,成果丰硕。尤其是在教师自主开发项目、合作开展研究、运用课堂日常成果辐射公益等机制建设上,为区域性培养发展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由昆山德育名师于洁领衔的班主任成长共同体,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团队建设研究,把专业发展和团队合作充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7年挂牌成立以来,59名成员中有53人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8人获苏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一人获省一等奖,出版班主任工作专著6本,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29场。像于洁这样的以项目化研修为机制运行的成长共同体还有19个,覆盖所有学段和学科。以项目化研修为机制的成长共同体,在教师发展研究中,有着区域化运行的重要意义。
  教师发展机制创新运用的区域实践,我们才刚刚启程,为了培养好区域内的每一位教师,我们将循着教师发展的规律,努力前行,为昆山教育的明天做出应有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84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