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工智能教育中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胡铿

  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笔者认为教师要更着重培养学生两中思维:一是计算思维的,计算思维主要提出的是人如何用机器优化自己的工作,学会去分解自己的生活、工作等的问题,让问题解决的步骤都变得可计算,让机器代替人类去做,这与人工智能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二是跨学科学习的思维。人工智能所表达的就是让机器人像我们人一样。所以,人工智能涉及的学科其实是相当多的,也一定是跨学科的,包括心理学、神经学、科学、数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
  当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少儿编程教学均采用图形化编程软件(scratch或kitten)作为幼儿和小学阶段学生的编程学习工具。笔者在“趣味编程与疫情防控”專题课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相关的编程知识,亦引导学生主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学习新冠肺炎病毒的有关防疫知识。
  如图可以看到,学生作品在设计中,以小圆点模拟人,其中绿色代表健康,黄色代表受到感染后处于潜伏期,红色代表已经确诊。同时,也模拟了四种场景,来代表人们对疫情采取的不同措施:①无采取防护措施(受到病毒感染概率极大);②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受到病毒感染概率较小);③外出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同时减少外出(外出受到病毒感染概率较小,不外出则不会受到感染);④积极采取各类防护措施,同时对确诊以及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收治。
  在程序运行中,可以明显地看到,采取了不同措施的人群,受到病毒的感染的情况是不同的。(程序中人群感染概率为模拟,并无确切医学根据)。
  在这段程序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要调整人群受感染的概率,采用了生成随机数的形式。设置变量A为1~10的随机数字,变量A小于等于9的概率为90%,小于等于8的概率为80%,设置变量B为受到感染的概率(在该程序中,采取防疫措施时,变量B为3,未采取防疫措施时,B为8),由此,可以通过设置新变量B并与变量A进行比较,即可通过判断结果调整事件发生的概率。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建立模型来贴合实际生活,不仅让学生生动地了解到,在疫情防控期间,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外出)等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更让学生初步接触了数学建模概以及概率论的概念,体现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思维。
  在程序界面中,“人”角色由绿(健康),黄(潜伏期),红(发病确诊)三个造型,其中,我们了解到,人们感染新冠肺炎后的潜伏期为1-14天,因此,在“潜伏期”到“发病确诊”造型切换判断中,也采用了随机数进行判断。这个步骤中,学生了解到,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之后,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在潜伏期中,没有发病的症状,但依旧具有感染性。所以,黄色圆点(潜伏期的人)行动不受限制,依旧可以在人群中活动,但是可以将病毒感染给其他人(绿色圆点)。处理不同颜色小圆点(“人”这个角色)的运动轨迹,亦需要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才能顺利完成这个程序功能。
  人工智能教育的到来,身为教师,我们需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明确“跨学科教学”的解决路径,即培育新型学习方式、倡导“以学习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搭建跨学科共同资源平台。
  责任编辑 黄博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4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