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学科教育视域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梦飞

  摘 要: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系统化研究国内外跨学科教育视域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基于现有研究,对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构成进行特色分析,揭示跨学科教育视域下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研究生;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5-0115-0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6)》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5年,我国在读研究生规模由153.8万人增长至191.1万人,增长达24.3%。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呈现出多元化、系统化、交叉化的发展态势,单一的学科门类早已不能满足科技、经济的发展需求,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科技发展不断系统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探索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复合研究能力与素质结构的拔尖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人才为社会所用,已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及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欧美国家知名大学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历程显示,学科交互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层面,传统单一的学科发展模式早已被跨学科建制逐步替代,美国早在1997年启动一项研究生教育与研究培训一体化的资助项目(IGERT),旨在培养具有博士学位且满足跨学科背景的科学家、工程师,着手探索凸显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当前,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学府均已在组织形式上突破传统学科的组织壁垒,成立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机构,以促进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打造跨学科的创新型人才。国内清华大学为迎接挑战,已成立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推进教师跨院系兼职和交叉学科学生培养;北京大学近年来正着力培育前沿交叉学科,将其打造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生长点和创新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于2018年12月成立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意在打造工程科學、工程管理和工程哲学彼此交融的学科架构,推进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新工科发展及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随着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的不断深化,探索跨学科教育视域下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研究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跨学科人才培养能够为创新注入新鲜活力,是大势所趋。在创新型人才驱动和“双一流”高校创建的大背景下,对当前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索跨学科教育视域下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方式,分析其特点,总结其内涵、特征、实现路径等,对我国“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探讨国内外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系统以及实际问题的研究运行机制进行,能够为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持,促进高校研究教育改革活动的纵深发展,同时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充实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系统。
  二、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科发展迈入新时期,诸多学科存在相互剥离又彼此融合交叉的状态,作为学科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也逐渐受到关注。随着国家层面出台引导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政策,越来越多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正逐步推行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但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制约着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
  1.跨学科人才培养缺少配套的制度体系。跨学科培养模式仍处于新兴阶段,在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等环节尚未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跨学科理念在研究生各培养环节融入性不强。部分高校没有专门负责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组织,缺乏对跨学科培养的长期规划和设计、管理、跟踪和监督[1],培养方案的实施往往也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在培养模式上缺乏延续性和完整性,在学科间课程设置、学分互换认定、学位授予等方面缺少与“大学科”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加之管理部门的推诿扯皮现象,导致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活动。
  2.跨学科人才培养缺少有效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学科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当前,在院系、学科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壁垒现象,难以在研究平台、实验室设施、课程体系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共享机制。培养单位囿于学院本位思想的影响,国内高校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难以突破森严的院系界限和学科壁垒,在资源共享上缺乏整体推进的决心与动力,多以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改善现有条块分割的资源条件,以跨学科合作科研项目与跨院系开设课程两种形式实现对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2]。
  3.跨学科人才培养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的学术研究水平、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导师多投身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方向,具备交叉学科培养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导师十分有限,其所负责指导的其他学科领域与其原有专业差异性显著,多数跨学科研究生导师短期内无法迅速适应转型要求[3]。此外,长期单学科培养与单学科纵深研究所形成的惯性思维以及受制于因不同学科所具有的独特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与思维方式,加之培养单位对从事跨学科指导教师科研工作量、职称晋升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和考核机制,导致指导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热情并不高。
  三、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是融合高等教育资源的典型体现,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实践性工程。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并非是对科研平台和教学资源的简单整合,而是要从内涵和外延上彻底改革既有研究生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更为开放多元,使得学科间研究生的培养主体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合作。基于此,培养单位可以在既有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引入跨学科的教育理念,探索建立灵活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拓宽学科领域口径,在跨学科支撑要素和研究生培养要素两个层面深入研究,对研究生培养各基本环节的来源、组成及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在跨学科理念、教育组织形式、资源共享机制、人才培养程序、教育质量评价方式等方面探索形成多学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而促进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1.强化跨学科发展理念,建立完备的跨学科培养体系。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将跨学科发展理念纳入到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去,战略性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形成对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共识,强调跨学科理念对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科学研究前沿领域重大需求的基础上,在顶层设计上出台并建立完备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提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制定清晰的实施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推行政策引导和条件支持。同时,要设计专门的跨学科指导教师评价体系,鼓励研究生导师在学科交叉领域教学科研工作上的创新,在基础科研设施、配套经费、科研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鼓励相应教师在跨学科研究生管理、科研指导、课程改革等方面参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并加大对多学科教育背景、跨学科研究教师的培养力度。
  2.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多沿用专业化培养方案,以培养固定学科领域内的专业型人才为目标,强调本学科领域内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在课程设置上,大多忽视基础性课程教学,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制定高效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跨学科领域人才,引导研究生能够利用跨学科专业知识和开放性思维模式,创造性地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难题。在课程设置上,要围绕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交叉学科前沿研究进行精准定位,制定符合学生能力和级别的课程;要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跨学科领域内课程间的关联性和融合性,促进不同学科间课程体系的互补,提升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要注重公共基础课程的普及和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实现最优的课程体系效果。
  3.搭建交叉领域研究平台,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机构。当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以学科归属和院系设置为主,过多偏重学科的独立性,势必会形成跨学科领域人才培养中的壁垒,不利于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学科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平台,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机构,能够从外部硬件條件改变人才培养平台,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方向的研究机会。一方面,打破院系间的学科壁垒,能够实现跨学科领域研究,能够根据学科前沿领域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跨学科培养研究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学科交叉平台可以融合跨学科教学科研资源,发挥学科互补、平台共享优势,围绕当前学术研究前沿领域的各类分支,运用多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开展深入研究,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晓璇.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8.
  [2]  杨怡斐.我国高校工科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3]  张良.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1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54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