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青少年网瘾防控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雪芹

  网瘾,是对网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网上操作时间超过一般的限度,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网络依赖失控,对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作心理上的一种障碍来看待。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青少年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的问题,有很多人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由于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网络毒瘤的侵入,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笔者认为,防范中小学生网络成瘾,须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齊抓共管的立体管理模式。
  一、加大对商业网吧的管理力度
  当前商业网吧缺少管理,成为了社会整治工作的新难点。各级政府已着力加强商业网吧的管理,重点打击农村黑网吧,严厉打击网络游戏赌博、色情等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取缔非法网站,尽快遏制违法网吧迅猛蔓延的势头,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网络游戏的生产方也要加强监督力度,不要只顾集团利益,而牺牲青少年的未来与幸福。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才能有效挽救我们的花季少年。
  针对农村黑网吧行动隐蔽、点多面广,执法人员数量有限的现状,我们东里镇文化部门会同镇政府及当地村委负责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将农村网吧管理纳入到乡镇文化站的重要工作中来,并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东里镇还建立社会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党员、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的作用,在村一级聘请网吧监督员,分片对网吧进行监督,逐步形成社会监督网络,加大未成年人保护的力度。
  在前不久的专项整治活动中,东里镇已取缔了一批非法营运的黑网吧。而在经济富裕的乡村,镇政府还准备出资兴建一批公益性网吧,让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孩子,尽早接触电脑,不再认为电脑是神秘不可测的东西。
  二、以家的港湾感动孩子
  当网吧在农村迅猛扩散后,家长如果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强行隔断网吧痴迷者的心理依赖,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笔者建议,家长应该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关爱每一个孩子,在孩子对网吧的兴趣未形成完全“聚焦”时就及时引导,用爱心感动孩子。如果孩子染上了“网瘾”,就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心理的疏导,如转移其兴趣的办法,多组织他们参加文体活动或能够发挥他们特长的活动,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慢慢摆脱网络对他们的控制,最终解除“心理毒瘾”。家长切忌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甚至把孩子锁在家中,限制孩子的人身自由,因为“物极必反”,粗暴地对待孩子往往演变成家庭的悲剧。家应是一个温情的港湾,父母的关爱、鼓励、牵挂、叮咛,都会让儿女们记忆深刻,化为求学奋进的动力。
  三、构建学校多姿多彩的平台,张扬学生个性
  学校要真正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不是一味地以分数来衡量每一个学生。教育部门要密切联系学校,定期给学生们做积极有效的宣传及印发有关网络法律规章、上网相关知识等宣传资料,推荐健康有益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另外,学校要重视举办多种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个性化发展的人才。例如我们学校,就很重视发展学生的课外兴趣,先后开设了“美术班”“音乐班”“书法社”“科创社”等,专门培养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我们很关注孩子的课余活动时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动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设置了心理咨询室,重视对学生们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进行学习,促进孩子健康地发展。我们还进一步加大对《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将《条例》张贴到各班级,引导学生们认真阅读,并将举报电话和《条例》印发给家长,让家长熟悉《条例》,协助监管网吧守法经营,积极举报违法行为。同时学校还加大投入,建设了两间共容纳120多台电脑的电教室,每周专门设置一节电脑课,给学生提供在网上学习的条件,使学生走上正确的利用网络的道路上来。
  总之,社会不良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网络游戏魅力等几方面的影响,是一些青少年学生染上了“网瘾”的主要原因。只有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齐抓共管的立体管理模式,才能还孩子们一方成长的净土。
  责任编辑 黄佳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4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