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音乐培训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引言
   回顾音乐培训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尽管一直有人在该领域从业,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力量才真正开始全面介入中小学生音乐培训领域。最初,该领域的从业者多为科班出身的音乐专业人士,他们追随着下海经商热潮,开始涉足商业化教育。起初以上门辅导、单独授课形式为主。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发展空间不断膨胀,到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经营者进入该领域,开辟固定的教学场所,并逐步形成培训学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音乐培训市场逐步发展壮大,各種不同规模、不同办学形式的培训机构竞争并存。
   当前的音乐培训市场依然处于优质师资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由于办学主体界定不清、职责权利划分模糊,导致社会办学不易监管,办学条件差异巨大,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办学质量参差不齐。
   显然,这样的音乐培训市场并不能令人满意。首先,从法律法规层面看,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不合理的灰色地带;其次,从教育的角度看,该领域虽然补充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但也并没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方面做出真正的贡献;第三,从商业的角度看,该领域市场依然极不成熟,消费很不理性,服务质量难以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触角深入到每个人活动的角落,可以预见我国音乐培训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经历一场大的洗牌和变革。
   二、当前市场特征
   1.市场不成熟
   一个成熟的市场应该具备供需基本平衡、行业盈利能力减弱、买方市场形成等重要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在我国目前的音乐培训市场上还没有出现。我国音乐培训市场的现状是:卖方市场特征强,市场需求量大,专业从业者少,许多师资并非专业出身,行业具有强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目前,音乐培训市场总体依然处于增长期,尽管增速较之往年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停止,市场规模依然在逐年递增。这些都表明该市场还没有成熟,供需关系未能达到平衡点。
   由于市场不成熟,所以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的飞跃。我国音乐培训市场出现了许多非专业人士,他们挤入市场抢占份额;许多培训机构的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较为简陋,拉低了市场服务的平均质量。市场成熟的重要途径是引入更多资源,加大行业竞争,促进优胜劣汰。优质的音乐培训资源虽已不稀缺,但仍然不能满足全部需要,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
   2.资源配置不平衡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现象一直存在。在音乐培训市场上,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非常突出,源于优质资源同样稀缺。对于从业者而言,他们需要大城市的大市场资源;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需要大城市中聚集的优秀师资。以艺术高考培训为例,各省参加艺术类院校高考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在考前前往大城市(通常是省会)参加考前培训班,而分散在中小城市的培训班生源极少。
   除了地区发展不均衡外,其他方面的不均衡现象也非常突出:冷门专业缺乏,热门专业饱和,钢琴、小提琴、古筝、爵士鼓等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各种资源配置也非常充足,但是重低音管弦乐器、锣鼓类乐器等市场关注度很低,市场上也几乎找不到相关的培训机构和师资。这种专业职能不均衡的现象反映出资本的逐利性,对音乐事业的全面发展并没有好处。由于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地区,尽管市场依然缺乏优质的音乐培训资源,但结构型过剩局面已经出现,这对于促进市场成熟是非常有益的。
   3.消费不够理性
   目前我国音乐培训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学生,家长之所以送他们参加培训,大部分是希望他们能习得一技之长,参加艺术高考,进入高校的音乐专业学习,进而获得一份相关的工作。这部分家长功利心极重,通常要求学生参加各种音乐考级、竞赛。他们将音乐培训看成了一种类似于科班手艺的学习,目的是将来获得经济利益上的回报,这让音乐培训演变成了一种投资性消费。
   当然并非所有家长都是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是看重音乐本身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功能而让孩子去学习的,这才让音乐培训回归了本质。音乐本身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其社会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精神的塑造上。在国外,许多消费者都是为了追求音乐的精神属性而参加音乐培训。在我国,过多的音乐培训资源消耗在了功利性培训上,并没有真正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三、未来发展趋势
   1.大型连锁培训机构成立
   市场趋于成熟并不代表竞争会平息,竞争反而会更加激烈。这时,强大的自身实力和精明的市场策略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这一点,许多精明的商业人士已经有所察觉,并开始着手布局。预计在未来10到20年,伴随着规模性商业运作的介入,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资源配置不断趋于均衡,消费趋于理性,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而这一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大型连锁型音乐培训公司的出现。
   目前,有大量资源涌入音乐培训市场,但并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原因在于这些资源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大型连锁音乐培训公司的出现,将起到整合行业资源、树立行业标杆的作用,能迅速将行业做大做强,推动市场发展成熟。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音乐培训连锁机构,例如中传凤凰、广州纯音琴行、九拍音乐教育等。但是这些机构并不能起到整合行业的作用,因为规模有限,经营范围多限于艺术高考培训领域,还不能引领全行业的发展。
   未来真正能起到行业龙头作用的大型音乐培训连锁机构可能以以下某一种方式出现:第一,现有的大型教育连锁机构进军音乐培训领域,依靠自身在其他教育领域的强大实力迅速占领市场,完成资源整合;第二,某集团公司收编市场中的各个中小音乐培训机构,成为本行业中的领跑者;第三,少数中小培训机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步做大做强,进而引领行业的发展。
   2.消费群体结构变化
   当前,音乐培训市场是以学生消费为主的非理性状态,是我国特定时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畸形产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全社会对教育认识的变革,这种不理想状态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迅速走弱。但这不代表音乐培训市场的萎缩,因为会有越来越多不以应试为目的的人群进入该消费领域。本领域的投资前景非常广阔,即便市场趋于成熟,本行业的利润率相比其他行业并没有优势,依然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因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需求,而音乐正是这种需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音乐类毕业生总体需求已经趋于饱和,招生规模也逐步稳定,不会再有大规模扩招,因此针对艺术高考的音乐培训市场会逐步稳定,甚至有所萎缩。但这只是暂时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欣赏音乐,更多的人希望能参与音乐、体验音乐,这部分的需求是刚性的,当这部分人进入音乐培训市场时,市场规模将会逐步增长。当然,作为音乐培训市场的经营者,各个培训机构不能坐吃市场规模扩大的红利,而要主动求变以适应市场。
   未来音乐培训市场消费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消费者对纯技能的学习要求可能会大幅度下降,转而寻求音乐的娱乐因素。培训机构要适时开发新的产品,迎合新的顾客群的需求。这些新产品主要包括:面向单位或群体的合唱培训,面向退休职工的器乐培训,面向时尚青年的摇滚乐、吉他、爵士鼓培训等。这些新产品的典型特征是面向普通大众的休闲娱乐,这一市场的规模未来必将超越面向学生的应试培训。
   3.標准化经营模式的建立
   所谓“标准化模式”是指被社会普遍接受的该行业的质量标准、服务模式、类型方式的综合体。标准化模式并非政府机构的强制法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从业者都必须遵守的规则。标准化模式的引领者,通常就是市场中最强势的集体。他们通过建立行业标准化模式,将自身具备和熟悉的属性在市场中强化,让其他竞争者必须跟随着自己的轨迹前进。
   在未来若干年内,随着音乐培训连锁机构的成立,各地加盟店必将在店面装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统一的标准化模式,一旦这一模式被市场接受,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音乐培训就该是这样”的印象后,其他竞争对手将被迫向这一模式靠拢,成为市场主流的追随者。目前,在我国的音乐培训市场上,这种标准化模式显然还没有成型。这正是那些有意占领该市场的机构最好的发展契机。着眼于大市场的机构,要在尽可能多的消费者面前建立行业标杆,引领市场消费潮流,占据发展先机。
   四、小结
   尽管我们对未来的音乐培训市场充满信心,但是这个市场不会一下子就庞大起来,消费者不会短时间内迅速投身这一领域。市场培育者应做好准备,抢先占领市场的制高点。要想扩大市场规模,提升自身市场份额,需要做好长时间的、艰苦的市场培育的准备。市场培育是一个长效机制,需要机构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稳定已有的消费者,让他们成为回头客,能长期消费,并能形成广告效应,对潜在的消费者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其次,要开发新的客户群体,对潜在的消费者进行习惯性引导,促使他们尝试进入消费领域,并将他们稳稳留住;再者,要不断开发新产品,丰富产品线,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最后,要紧密关注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供给。
  
  参考文献:
  [1]李晃.加强对艺术培训市场进行监管的分析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2).
  [2]王娟.县级文化馆艺术培训延伸服务的探索[J].管理观察,2013(10).
  [3]张坤永.对我国青少年业余艺术培训的研究与思考[J].青年与社会,2014(3).
  [4]张皓月.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热”问题的调查研究[J].艺术教育,2014(5).
  责任编辑 陈春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4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