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我的力量:有关自我同情的研究简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些年来在正念(mindfulness)相关的研究领域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Neff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工作经验于2003年提出替代自尊的积极自我态度,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也有译作自我关怀)。她认为自我同情包含3个基本成分:(1)自我仁慈(self-kindness),即在个体失败或处于痛苦中时,对自己表达宽容与理解,而非苛责自己;(2)共通人性(common humanity),即将个体自身的经验看作是人类整体经验的一部分(尤指痛苦经验),而非感到孤立无助;(3)正念(mindfulness),即平衡自己内心的痛苦感受并加以调整,而非耿耿于怀。这三个成分虽然在概念上存在区别,但它们之间是关联的。正念觉知有助于个体对自己的境遇表现出友善、仁慈的态度,且认为这并非是个人独有的;同样,认为自己的境遇并非个人独有的个体也更愿意对自己表现出友善和同情,以不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感受。不同于单独的正念,自我同情还包含了很重要的自我仁慈与共通人性,这对于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不断发展的青少年而言也许会有很强大的潜力。相应地,Neff于2003年发表了自我同情的评估工具,self-compassion Scale。自我同情量表包含26个条目,包括自我仁慈/自我评判、共通人性/孤立无援、正念/过度沉浸的3个维度6个方面的内容。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结构指标,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93。
  需要指出的是,自我同情并不等同于自我中心。自我同情的词根,compassion,在本质上是一种演化赋予人类的社会情感或动机,是以人际互动并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为基础而存在的。因此,自我同情是一种将自我置放于人类群体之中,并接纳和承认个体过去、现在、未来的消极境遇的一种健康的自我态度,从而避免了自我中心。自我同情也不是自我纵容和自我可怜。自我同情并不是对个人境遇的妥协或自恋,反而是一种接纳和鼓励自我改变的态度;相反,那些缺乏自我同情的人则更为自怨自艾。
  近十幾年来开展了大量的自我同情相关实证研究。两份元分析研究显示自我同情能够有效促进个体的幸福感并保护个体远离心理适应不良。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研究发现也同样支持这个结果,自我同情能够有效地帮助青少年从容应对来自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并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Neff教授的研究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套主要针对提升自我慈悲能力的训练项目,Mindful Self-compassion (MSC)。该项目不仅适用于临床工作,也适用于非临床群体。MSC包含为为期8周,每周2~25小时的课程,外加半天的冥想静修训练。在每一次课程中,包括体验式练习与讨论,之后还有家庭作业作为日常训练。实验数据表明,与控制组相比,MSC显著提高了参与者的自我同情、正念、对他人的同情及生活满意度,并降低了参与者的抑郁、焦虑、压力和情感回避。个案报告也显示八周的训练让被试者对未来更有信心和希望,并且学习到了应对困难的方法。这种效果持续到训练结束后的6-12个月。杨琳等人在MSC的基础上稍作小小改动,验证了该训练方式对于中国样本具有同样的效应。在对40名(实验组和控制组各20名)具有抑郁心境的大学生进行了同样是为期8周的MSC训练之后,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自我慈悲水平、自我友善维度有了显著提升,而自我批判、孤立感、过度认同三个维度和抑郁水平显著降低。实验组的前后测表明,经过团体干预后,被试的自我同情及各维度水平均显著改善,抑郁情绪显著减少。也就是说,自我慈悲团体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在青少年群体中,Bluth的研究团队于2016年的研究也证实了MSC对于普通青少年同样适用。在对34名青少年进行了为期8周的MSC训练之后,结果发现这些孩子们在自我同情、焦虑抑郁症状、社会联结感、生活满意度等诸多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积极提升。Biber和同事分析了7项自我同情干预训练对个体健康行为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自我同情训练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减少出现健康风险问题。
   责任编辑邱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18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