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物理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是课程改革攻坚的一个方向,也是基础教育工作者面临教育信息化的一个考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对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能有效整合,做到兼容并蓄,对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教育理论的完善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如何运用于物理教学
  1. 扩大知识点容量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查阅资料的工作地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了,可以说信息化时代就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既然获取信息如此之快捷,那么物理教学实践中也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多给学生讲述背后科学家艰辛的探索过程。这样既树立了严肃、脚踏实地的科研观,也能对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有整体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初中阶段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之前,可以搜集关于牛顿探索运动本质过程的发展简史,附上插图以及其他科学家在此方向的研究,扩大学生的认知层面。科学理论发展简史恰恰反映人类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概括过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科研观大有裨益。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热情,扩大了知识面,也反映了信息技术确实能够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2. 利用网络媒体参与物理教学
  教学不能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存在,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随着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为物理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了多种渠道。这些新平台,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又新颖,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开通了班级微信群和QQ群,让学生通过这种新颖的社交平台来共享学习资源。所建的班级群是剥离社交娱乐功能的,它只服务于教学交流活动,这种实时通讯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周末、假期遇到问题及时提问交流。另外,中国移动校讯通平台则为教师和家长交流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渠道,教师可以随时向家长传递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等学情状况,家长可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
  3. 利用教学软件参与物理教学
  教学软件运用于课堂,可以比作一支妙笔,教师运用得当自然可以妙笔生花。近年来MATLAB因其强大的数学运算处理能力、图形生成能力,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由于MATLAB的功能丰富多样,在高中、大学的物理实验模拟的运用上较为普遍。而初中是物理教学的起步阶段,我在运用上主要是为学生演示一下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匀速直线运动),以及建立图像模型演示一下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MATLAB拥有强大的二、三维立体空间展示能力,在讲述U型磁铁、条形磁鐵的空间磁场分布时,建立模型非常方便,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空间立体思维。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使用最多的是物理虚拟实验室。这个系统模拟一个真实的实验室,提供了各种现实中的仪器工具,操作简单、安全、快捷,避免了现实环境中实验的危险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实验,也可以实现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物理实验。它没有器材的限制,涵盖的实验范围广,初中阶段的光学、声学、电学、电磁学、力学、热学实验都可以在计算机上面模拟。学生可以自行设计物理实验,也可以根据创意进行实验,探索和挖掘趣味,增强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课后与学生交流、反馈,合理利用教学软件辅助物理教学,确实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如何评价物理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的一种价值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包括评价教师和评价学生,目的是了解学生学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给出了课程评价建议,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当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信息技术指导下的物理教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课程进行评价与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1. 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对于“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教师在课堂中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中能否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及其所达到的层次。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参与物理教学效果的评价还应包括:与物理知识的交互是否衔接得当,内容的传递是否易于接受,教学界面是否创新和友好,是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物理能否自主选择工具获取知识并合理分析,教学内容是否超过当前学生能接受的认知水平。
  2. 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应该从评价教师和评价学生来着手。首先,课堂要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精妙、严谨,教学重点、难点处理恰当,教学过程层次分明,结构衔接过渡自然,知识的传递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次,运用兴趣激励性教学、主动性教学、探究性教学等策略,多为学生提供参与探究实验的机会,授课语言既要严谨又要有启发性。最后,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物理以及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能力。例如:是否掌握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是否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与他人协作探究完成实验的能力。
  3.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观察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相应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价值判断和态度的稳定性。
  评价“情感”要从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来把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并且体验物理的探究过程,感受物理学家艰苦卓绝的探究精神,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为终身学习物理奠定基础。
  评价“态度”主要从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科学态度这三个方面来考量。课程的开展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上下求索的学习态度、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评价“价值观”主要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三方面来考量。个人价值评价导向是指学生自我实现的价值;社会价值评价则是让学生理解人是社会的人,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要养成社会意识;科学价值评价侧重让学生树立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增加科学使命感和责任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旨在为研究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探索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思路,尝试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无缝对接。
  责任编辑   罗 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22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