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要急,慢慢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晓娟

  做管理快二十年的我迎来一批批90后,幼儿园老教师提到这些90后时,总是表情复杂,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她们具有高学历、领悟能力强、独立肯干、敢于承担、讲究效率、个性张扬、勇于直言,这些优点让我们这些默默无闻、踏实肯干的70后感叹颇多,也让我管理起来比较棘手。面对这些几乎和我的孩子同龄的年轻人,如何看待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成长,我思虑良久。
  一天,我偶然读到一首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
  我突然感触,这些90后小老师们跟这只小蜗牛是多么的相像。作者在和蜗牛散步的过程中看到了别样的风景,我何不以“跟蜗牛散步”的心态,和她们在“慢”中寻找、等待、感悟、静待花开呢?
  在观察中慢慢寻找课程生发的土壤
  1993年出生的F老师快人快语,从办事风格中,可以看出她执行力很强。只要交给她一件事情,她都能快速完成,效率极高。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老师,却在我面前号啕大哭了起来。当时,各个班级在设计生成课程,我首先对作为年轻教师的她进行个别交流和指导。第一次,我亲切地询问她:“你们班设计关于什么的生成课程?”她吞吞吐吐地说:“我班幼儿现在对地图感兴趣。”我鼓励道:“那你就做‘画地图’吧!”她模棱两可地答应了。过了段时间,我去她班里看,发现没有任何进展。我问:“有什么问题吗?”她不情愿地说:“孩子们不会画,我也不知道怎么画?太难了!你看画得乱七八糟,根本不是地图!”我建议她:“你可以多跟幼儿讨论,寻找幼儿的兴趣点,然后再给予幼儿支持。”没过几天,她拿着几张幼儿画的地图给我看,说:“园长,你看看画得行吗?这些是画得好的,画得像的,这些是画得不好的。”我又耐心地给她解释:“生成课程不是关注画得好不好,像不像,而是关注幼儿在过程中获得了什么。你要转变观念啊,生成课程就是要步步追随幼儿的兴趣点,不断给予各种支持,而不是最终的那个结果。”我刚讲到这,她突然哭了起来。我大惑不解问:“你哭什么?觉得哪儿有问题呢?”她又摇摇头。我安慰她说:“你先回去,不要急,你现在需要的不是开发课程,而是认识课程,我也不着急,对我来说,一个完美的课程都不如你和孩子彼此的成长更重要……”
  看着F老师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首先,生成课程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F老师的教育行为可以看到她将生成课程看成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目标。以往,在教师的培养中,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和常规活动驾驭能力,而这些并不是促进她们专业发展的内在核心原因,培养这批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以及关注幼儿、追随幼儿的教育理念。其次,这批90后教师都是本科学历,不缺少专业的知识,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往往都过多追求一个既定的短期目标,可是幼儿园的课程不仅注重结果,更关注幼儿在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那我的管理也应更巧妙地帮助她们认识到这一教育理念,引导她们慢慢寻找教育生发的土壤。想到这里,我打开电脑找了几篇关于生成课程的优秀案例发给了她,让她先慢慢品读,说说自己的体会。过了几天,我又来到了她班上,发现她不再像以前一样急躁了,而是不断和孩子讨论着什么。我问她:“现在感觉怎么样?”她不好意思地说:“园长,我误解了你的意思。我以為你要的是精美的结果,而事实上你希望看到孩子真实的学习过程。我正在和孩子讨论画地图的事情,他们说要从高的地方往下看,就能画出地图,于是,我带他们站到楼顶去观察。有的孩子说可以通过脚来测量距离,于是,我就带他们去楼下量距离。看,这就是孩子们画的。”我并没有看孩子画的什么,而是笑着对她说:“你终于成长了,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在观察中慢慢寻找课程生发的土壤。”
  在陪伴中慢慢等待孩子成长的脚步
  在岁月中,我学会了陪伴孩子的成长;在岁月中,我领悟了教育中“慢”的智慧。而现在我却发现这个时代节奏越来越快,以至于很多人都等不及,蔬菜水果等不及成熟就搬上了餐桌,产品等不得优化就进入了销售……可是任何流程的变快,都不能影响到教育的节奏。最近,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一直努力栽培的L老师竟然郑重地给我递交了一份辞职信。这让我倍感诧异。L老师是1992年出生的,工作已经有四年了,比较沉默寡言,因为综合素质较好,做事沉稳扎实,深得老师们的喜欢。为此,我把她当成重点培养对象,费尽心血,倾己所能提高她的业务能力。她也非常努力,取得了许多成绩。在辞职信中,她将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不足。为此,我和她促膝相谈,了解辞职原因。她解释说感到自己对很多事情无能为力。我听了以后,非常惊讶,这是L老师第一次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无助。这四年来,在我和其他老师心里,她一直是一位喜怒哀乐从不外露的孩子,我一直以为她很坚强。今天她表现出的脆弱让我意识到这四年来对她内心感受的忽视。原来,她坚强的外表下却承受着巨大的矛盾、压力甚至委屈。我轻声追问道:“什么事情让你感觉无能为力呢?”她说:“比如家长工作,很多家长向我反映孩子的问题,我都认真地对待,可是都两个月过去了,孩子还是没有改变,我真不知道怎么和家长解释。比如,在创意节活动中,别的班级的作品都做得很美。可是,我们班幼儿却做得不漂亮,幼儿不满意,我也焦急起来。可是,我是真的发挥她们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动手创作的啊!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可能不适合做幼儿教师吧!”听到她这些话,我也愣住了,我很疑惑这是辞职的充分理由吗?   L老师让我看到了90后的另一个特质,那就是真实。她们勇于面对真实的结果,而不去敷衍;也勇于面对自己的感受,不去逃避。她认真工作的态度下,好像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等待”。L老师的举动提醒我,这批年轻教师,除了提高她们的业务能力外,还应给予她们更多的心理的支持,助其形成辩证地看问题的人生观。改变需要慢慢来,不可能立竿见影,而创意节活动中“幼儿觉得不美”正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活动契机。而忙于提高教学效果的L老师,却忽视了教育的长期性、效果的滞后性,没有意识到乐观等待孩子慢慢转变才是教育的真谛。过了一段时间,等到她心平气和了,我找她聊。我问她“你觉得自己完美吗?”她斩钉截铁地说:“不!”我语重心长地说:“对啊,世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人,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在成长,你又怎么能指望教育立竿见影,孩子们都能如你所愿呢?你需要耐心去等,在等待中付出你所有的努力,不问结果,付出就好。”她看了看我,没有说话。我又劝道:“我不会追着你要一个完美的结果,我也知道孩子成长不会一蹴而就。你这样,坚持用每周写一次观察记录的方式,通过你的引导和努力,看看孩子们有没有一丝改变,如果有一丝改变,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你不要期望一天就有变化,可利用一学期的时间,看孩子的前后变化,再来汇报你的发现。”结果不用一个学期,一个月之后,她就兴奋地来找我说:“园长,你快看,我们的孩子多能干,她们自己设计的摘柿子的工具……”看到她幸福的笑脸,我也放下心来,找到问题的症结,也找到了解决的突破口。一段时间后,我再试探地问她是否还有辞职的打算,她坚定地说:“我想再试一试,努力一下!”我松了一口气,鼓励道:“不要急,慢慢来!”
  在磨炼中慢慢感悟教育行为的价值
  W老师是一位研究生,1991年出生的她对幼教工作抱有很大的热情。W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反思,而且文笔很好,她擅长将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工作第三年,撰写的案例就获得省级一等奖,在全国的STEM教育大会上进行交流。她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想把什么事情都做到最好。可是,她却对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不太重视,在每次上交各种教学业务方面的文本资料时,她都迟迟不交。有时教科研工作需要她将我园大量的实践成果通过理性思考整理成文,同时也需要撰写一些园部的事务性文稿,我认为这对她来说,不是难事,可是当我把任务布置给她时,她显得极不情愿:“园长,我不想写这些材料!”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这些东西没有意义,我只想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而这些东西既对孩子发展无意义,也对我个人发展无意义。”听到她这么说,我心里有些气愤,刚工作几年,就敢推脱安排的工作。我压了压心中的怒火,問她:“在你的眼里什么叫做有价值?”她说:“对我个人发展有意义的就是有价值的事情,对我发展没有意义的就是无用的事!”我又接着追问:“你只考虑到自己的成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每一项工作可能对你无意义或者意义不大,而对别人、对幼儿园的发展却有着重大作用呢!”她一时沉默不语。对于W老师的行为,我既能看到她对于教育有价值事件的努力追求,也看到了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与常规工作在她身上产生的冲突。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对自己发展有意义的事,固然是一个年轻人该有的发展渴望,然而,教育工作更多的是在常规工作中慢慢地熏陶和磨炼,教育成功不只是通过精彩的表现去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而是要实实在在看到班上每一位幼儿和谐全面的成长,理解每一项工作背后的重要意义。
  对于W老师,我采取了双向发展的原则。首先在常规工作中,让她去慢慢感悟每件事情的意义;其次,发挥她的优势,鼓励她多撰写有价值的教育案例,并帮助其他年轻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除了W老师,对于其他教师,我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年轻教师要慢慢积累自己的教育经验,体会每一个看似重复无意义的事件或者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教育价值。一段时间后,我又把W老师约到办公室,我笑着拿出一个巾帼文明岗的证书给她,我说:“原先让你参加巾帼文明岗的演讲,估计,你也觉得没有意义吧!可是,你的事迹打动了他人,激励了他人坚守幼教一线的信心。这算不算对你无意义,而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她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说:“我懂了。你看这段时间,我在帮老师们修改文章,刚开始我也觉得没有意义,但是看别人文章的同时,我也收获了许多成长,学到了许多经验。其实,这些是相互的。”听到她这样说,我长舒一口气,欣慰地说:“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可能就会戴着有色眼镜去对待工作,喜欢的对自己有帮助的就认真地去做,不喜欢的就应付去做。但是,如果从大局看待每一项工作,你就会发现每项工作都存在着一定的价值,这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还是一种做人的格局。”她听完我这句话,眼前一亮,高兴地说:“园长,你说得太对了,我真的明白了,以后我要做个有大格局的老师。”我们相视而笑。
  作为管理者,对待年轻教师需要在感性的师爱中充满理性的智慧,在严谨的教育中传递饱满的激情。我当教师的时候,经常会对学生说:“不急,孩子你慢慢来!”如今,面对90后教师,我不仅采用“慢”管理的方式等待每位教师的成长,而且要让他们懂得“慢教育”中等待孩子成长的道理。在与90后教师相处中,在对她们的管理中,我渐渐摸索出了“慢”的智慧。
  (陈晓娟,南京市逸仙实验幼儿园,210014)
  责任编辑:石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50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