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焕梅 杜志明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与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诚信缺失的大背景下,社会上出现的诚信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的表现出来,这使得大学生诚信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明确大学生诚信及诚信缺失的内涵,分析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有效措施,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而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当代,诚实守信既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从总体上看,当代多数大学生在面对诚信问题上基本上能够做到言行一致,但是也不可否认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诚信缺失问题。
一、诚信及诚信缺失概述
在中国古代社会,诚信是制约人们行为的道德底线。传统的“重义轻利”体现了人们在利益面前对道义的追求,诚信作为一种道德不自觉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诚与信的解释为:“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 由此可见诚信是以言与行紧密结合为基本条件。道格拉斯从诚信发生的条件,以及诚信缺失的目的性出发认为:在社会实践中,如果欺诈和欺骗的意图在于对他人的善意或者利他主义,那就不叫不诚实,唯有其意图在于伤害他人或利己主义时,才是真正的不诚实。诚信,从词组的构成看是诚和信二者的结合,简单说就是诚实、守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讲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而应从诚信发生的条件出发、以发生的事实为基础、以其目的以及最终是否对他人或社会产生的危害进行衡量。
那究竟何为诚信缺失? 基于以上对诚信发生的条件、诚信缺失的目的性等观点,本文认为:大学生诚信缺失是指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故意歪曲事实的基础上以利己主义为目的,对他人或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的思想或行为。具体说来其内容可以理解为:一是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为思想上未能认识或者思想上能认识但是行为上却不能坚持,即言与行的不一致;二是大学生诚信缺失是发生在与人交往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这个交往与活动的空间就没法构成诚信缺失;三是诚信缺失是建立在对事实的故意歪曲之上,是一种恶意的表现,并体现在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过程中;四是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的结果是不仅损害他人利益,而且影响大学生整体形象、危害社会。廖志成在《在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治理》一文中对大学生诚信缺失从求学过程、求职过程、以及其他方面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王斐在《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及对策研究》中从学习诚信缺失、经济诚信缺失、择业与就业诚信缺失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概括的说一方面是指大学生在做人方面的诚信缺失,如大学生就业不久后便毁约或者签约后不去单位报到等现象,不仅让招聘单位不得不采取违约惩罚,而且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方面表示质疑;另一方面是指大学生在做事方面的诚信缺失,如当前校园中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助学贷款不按期归还等等,这都表明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方面出现了缺失。
二、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涉及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着重从家庭、学校、大学生自身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家庭对诚信教育的忽视
谈到家庭教育,其实质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应试教育,有的父母过多的强调孩子的考试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道德方面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与社会要求不相符;父母自身的一些失信的思想和行为无意识的传递给孩子,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诚信教育效果不明显
诚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内容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表明:学校在诚信教育效果方面不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诚信教育的内容不系统,只是零散的分布在一些学科当中,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二是诚信教育资源未深入挖掘、利用,使得诚信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从而使得教育的效果不明显;三是学校虽然对考试作弊等行为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但是惩治力度不一、监督不严,个人诚信档案不完善。
(三)大学生自控力不强
当前,一方面大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方面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将观察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的本质,以致对社会产生的不满、对自我的定位出现偏差,逐渐偏离诚信;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不健康的心理,受利益的驱使进而导致了大学生做出了失信的行为。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诚信缺失方面主要是自我控制力不足。
三、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根据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树立大学生诚信,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一)重视诚信教育,让诚信从家庭开始
家庭诚信教育对大学生诚信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让诚信走进家庭。首先,父母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孩子,让他们从思想上主动的去接受;其次,父母要有意识的通过一些事例、故事等让孩子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失信的危害性,让他们对其在认识上有深层次的理解;再次,父母要在他们与人交往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坚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上理解诚信,在行为上履行诚信。
(二)提高诚信教育效果,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当前,大学生诚信存在严重缺失,提高诚信教育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学校应该规范诚信教育的内容,使其更加系统化。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理论层面对诚信有一个认识;二是深入挖掘诚信教育的资源,使诚信教育更加丰富、生动、有效,从而让学生愿意接受;三是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高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诚信,做到明辨是非曲直;四是加强学校诚信监督机制,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三)认识自我,从我做起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客观存在着。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还是要从自我做起。首先,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提高自我控制力。其次,在诚信方面,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接受,在行为上坚持,即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同时,我们还应该用自身的行为感染身边的人,形成人人都讲诚信的良好风气,为诚信建设创造环境。
参考文献
[1]廖志成,林似非.论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治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王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及对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5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