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立则“道”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提要] 小说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文学即人学”,而一部小说就是“一个社会”。小说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此,本文在简要阐述了小说文本的体式特点的基础上,试图从小说教学内容合宜性的角度探究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说文本 体式 教学内容 合宜性
  
  一、小说文本的体式特点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跟写实性记叙文相比,在写作上有了更大的创造空间,因此有更完整多变的故事情节、更精巧的文章结构、更细腻的人物描写、更具表现力的环境烘托和更加多样的写作技巧,小说的文体特点为我们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提供了条件。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小说体裁文本大多出自中外文学大师之手,其中有鲜活的生命,浓郁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有艺术化的辽阔的空间。
  二、基于小说文本体式下教学内容合宜性的探究
  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小说作为一种特殊体式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上不能脱离小说这个文本言语特点来进行。
  (一)以内心独白作为教学内容。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作品要表现人性,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的某些心理特征。虽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但是这种人物心理活动的特点,就使我们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心理。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为例。顺着文体来说,文学用形象说话。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己任。《穷人》一课围绕桑娜这一人物展开,由桑娜这一“个”,推及到“穷人”这一“类”。 本篇文章就事件本身来说,打动不了我们,而打动我们的是事件背后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而《穷人》这个文本最大的秘妙就是心里活动的描写,最主要的就是内心独白。只要抓住本文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心理分析,桑娜这个人物的形象就会在读者心中“立”起来。本文一共出现两次“沉思”和两次“沉默”。以两次“沉思”为例展开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桑娜是在什么情况下“沉思”的?学生可以找、画相关的句子(因为“古老的钟声发哑地……”“而这时候屋外寒风呼啸,汹涌的……”等);第二步:她“沉思”什么?(她想丈夫、自己、孩子,她感谢上帝,很知足)所以小屋里温暖而舒适;第三步:从桑娜的沉思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穷、善良、勤劳”“面对贫穷而很知足” ……)第四步:作者是怎样写桑娜沉思的?让学生读相关的句子。如:“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内心独白很难读,教师要适时指导)桑娜这一人物通过心理分析,其形象在读者的脑海里渐渐丰盈、鲜活起来。内心独白这个最富创造性的语言形式或言语形式就是《穷人》这个文本的秘妙。选其作为教学内容是最合宜的。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塑造了人物形象,还是一个召唤文本的结构的过程。
  (二)以曲折情节和精巧结构作为教学内容。情节和结构是一部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故事情节的发展离不开人物,情节发展的紧张松弛也离不开文章结构,而人物形象也会随着情节结构的发展完善变得愈加丰满。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一课为例。本文主要是塑造“刷子李”高超而神奇的刷墙技术。一般的教学,教师都是围绕“奇”从两条线来展开教学:一条是正面的“刷子李”的表现,另一条则是侧面的“曹小三”所见所想。两条线并驾齐驱以塑造“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形象。笔者则以为此文本的秘妙就是“一波三折”的曲折情节,这就是这个文本的“那一个”,选择“一波三折”作为这篇小说的教学内容是合宜的。因此,教学时应变原来演绎型线性的教学为板块型的教学结构。把正面描写“奇”的内容作为引子进行略处理,把教学重点放在“曹小三”这个人物心理变化上。
  《刷子李》一文,作家对小说情节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安排,只有引导学生细细体味,才能获得美感。情节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转,高潮迭起,更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带给学生精神的享受。同时,在教学这些课文时,要适当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叙事的技巧,并提示学生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以增强习作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以细节描写作为教学内容。小说十分重视细节描写,可以说细节是塑造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手段。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为例。为了塑造严监生守财奴的形象,本文则可以抓住两个细节描写展开教学:第一个细节就是“两个指头”为了让学生对“两个指头”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教学时可以采用了三个小板块来引领学生品味“两个指头”,分别是“感受病重”、“感受牵挂”、“感受吝啬”。这三个小板块的教学,实质上是从不同的方面使“两个指头”的形象丰满起来,鲜明起来。“感受病重”是通过“两个指头”来强调严监生临死前的身体状况;“感受牵挂”是透过“两个指头”看到严监生的内心想法;“感受吝啬”则是透过“两个指头”见其吝啬品质。这三个小板块从三个方面来丰满“两个指头”的形象。“两个指头”是严监生的招牌动作,它跨越百年的文学长河,在众多小说中成为人物形象描写最为凝练的代表之一。这个鲜明的细节动作深深地印刻在读者的脑海中,不能抹去。第二个细节就是“三次猜测”和“三次摇头”,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和“还原”的方法使学生领悟到本课“讽刺”效果的出彩之处在于作者制造了读者对三次猜测的常理期待与严监生实际的心理想法产生的强烈的对比反差,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意味。此教学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出示修改过的句子,如下文所示: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第二步:教师阐述修改理由(理由一:合情。严监生的妻子赵氏,看到严监生总不得断气,在痛苦地作垂死挣扎,于心不忍,慌忙走上前去,说出两个手指之谜,好让丈夫登时断气,少受点罪。理由二:合理。有道是,文贵简洁。改了之后,少了很多文字,行文更简洁了。),第三步:让学生仔细读读,和课文相比,改写后的文章少了什么?第四步:自然引到“三次猜测”和“三次摇头”的内容教学,品味小说的“讽刺”手法。
  (四)以言语表达作为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指出:文学阅读需要“品其言才能会其意”,而文章阅读则是“得其意可以忘其言”。在我们的小说阅读教学中,学习的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的是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小说言语表达的意味、意义、意思上,也就是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一课为例。《猴王出世》是属于小说节选。从教材的“阅读提示”来看,它对小说这一文体的阅读取向定位于“故事情节”上。自然,这一定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毕竟,小说吸引人读下去的首先在于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但这一取向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语文课上成“情节分析课”,语文本体的落实往往成了空中楼阁、天方夜谭。小说教学除了“故事情节”取向外,还有“人物形象”取向和“言语表达”取向。细读《猴王出世》这个文本不难发现,吴承恩在写石猴,遣词造句非常讲究。如排比句的运用:“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整齐划一,对应工整;又如关于拟人手法的运用,石猴本来是不会说话的,吴承恩却把人语用在了猴子身上,把这个猴子写得活灵活现。
  总之,小说阅读教学必须找准切入点,按照文本体式特点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小说教学的新模式,不断探索小说文本认知的内在规律,以此让学生爱上小说,主动感知、领悟、体验、品味小说。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丰富感情体验,完善人格修养,升华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
  [2]汪 潮.《语文教学专论》[M]北京
  [3]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
  [4]王崧舟,听王崧舟评课[M]上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80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