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澳门持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庆云

  摘要:澳门近十年历经前所未有的高速经济增长,人力资源异常紧绌,持续教育的发展由过去全方位发展变成偏重博彩业及与之相关行业的需求。事实上,博彩业在推动澳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种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所涉及的高昂成本是否可以由经济效益抵消,仍是未知数。为了平衡社会的发展,持续教育机构有必要进行本地适度多元的发展,前瞻性地描划出其发展策略,使本地持续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地发展。在此首先回顾过去持续教育发展的概况,然后根据本地的经济状况,提出本地可以有条件作适度多元发展。为扭转目前持续教育发展的偏向,勾划出一种市场策略模型,并尝试以可聘用性(employability)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策略指标。
  关键词:持续教育;可持续发展;多元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探讨可持续教育在澳门的推行,将重点分4部分进行讨论: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二是可持续教育在澳门的推行状况;三是澳门政府推行的持续进修发展计划概况与可持续教育发展的关系;四是可持续教育的目标及市场策略。
  澳门持续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政府出资,让居民自主选择政府提供的持续教育机构进行培训。澳门由于产业比较单一,居民可以就业的行业偏少,所以澳门不可能像其它地区一样进行多元发展,它只能进行适度多元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澳门的持续教育也只在顺应这个大方向去进行。居民根据有限的行业,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去适应澳门“可聘用性”工作特点(可聘用性是指个人获得首次聘用,维持自己的工作能力直到必要时再取得新的聘用的能力)。
  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按照联合国在1987年发表的Brundtland报告:可持续发展是不需要牺牲后代权益且可以满足现在需求的发展。这里面有两个重点:“一是需求必须以世界上贫穷人口的需求来确定;二是当地的技术与社会架构对处理现在和未来的环境需求能力存在局限性。”
  联合国在2005年的世界峰会总结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互相支持与依赖的支柱有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消灭贫穷和改变一切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生产与消耗技术。
  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已经从文化多元的角度上为可持续发展加上第四条支柱:文化多元发展,这补充和照顾了我们必须面对和处理不同地域有不同文化的现实。
  以上可见,联合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很宽松,它简略地说明了所谓的需求来自四方面: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环境方面和文化方面,而具体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联合国则在上述第二个重点上明确指出实际结果往往会因当地的技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短期而言,就是要满足目前的需求;长期而言,则是要消灭贫穷。然而满足目前需求的目的又意味着什么呢?联合国并没有详细阐明,也没有说明个人的需求与集体的需求之间应有怎样的互动,是个人的需求凌驾在集体之上,还是个人的需求在集体的需求下必须受到压抑?还有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一个最优化的平衡点?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依照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分析,人类的需求有5大类,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在他提出5大需求的时代,各需求的重要性是以生理需求最大,而自我实现最小。
  
  近代的研究则显示,这5种需求的重要性因各地的经济发展而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集中在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上,而已发展国家则集中在尊重与自我实现这两方面。
  从这个结果,我们发现人类的需求存在着一种由物质转向精神的自然转向,这说明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所强调的人类无非是经济动物的谬误。事实上,我们似乎正为这谬误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
  为了让可持续发展变成一种可以执行的发展,不少学者对联合国的定义作了不少补充。如Beckerman(1999)就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跨世代的发展,也就是说,人们在制订发展方向时不能不同时考虑这决定对后世的影响。而另一个学者Beekman(2004)则说明了人们在寻求满足个人与集体的需求时,必须要适当地节制,使(可持续发展)能同时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三、可持续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按照Association of Teachers and Lecturers(ATL)的观点,可持续教育是:
  一是全民拥有的;
  二是提倡同情心、关爱和谅解精神的;
  三是以小区协作模式运作的;
  四是可以让教育人员互相支持的;
  五是使课程的设置要鼓励创意、创新和批判思维。同时让学员跳出地域观念,培养出关系全球的愿景;
  六是对每一位教育人员一视同仁,设立公开及公平的架构让他们发展自己的专业,提供晋升的机会与环境;
  七是让学员对自己生命中重要的环节负责。ATL相信可持续教育可以缔造可持续社会,也就是让社会可持续地发展。为此,ATL呼吁(英国)政府进行3个R:Review,Rethink,Reform
  八是重新评估现行的教育政策与方向使之与可持续教育的目标保持一致,并保证全人教育与社会公义得以展开;
  九是重新思考各学校该如何运作,深化本地伙伴对其支持,分享其成功的经验,并减少国家层面的干预以促进本地创意的发挥;
  十是改革教育体制使可持续教育的理念能贯串在一个一致且连系在一起的系统。
  为什么ATL会提出这样的可持续教育理念?因为他们相信,只要下面的情况持续,社会是不可能可持续发展的:
  一是9亿2千300万人挨饿;
  二是每5秒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三是在未来70年,因为气候的转变会有2~6亿人口面临食物短缺;
  四是到了2015年,全世界将有6,700万儿童失学;
  五是踏入2l世纪,约有10亿人不能阅读或者书写他们的名字;
  六是2005年全球有80%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费只有10美元,而全球最富裕的20%人口则花掉全球总消耗的76.6%。
  ATL明白并支持Brundtland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但他们认为不应该简单地让不能持续的期望变成可持续发展所指的需求。因为他们深信,经济增长所满足的需求,若是建立在竞争与消耗上,都是不能持续的,所以可持续发展应该建基于环境、经济、社会、政治与道德等多元领域之上,并建立在一种包含普世价值(如平等、互相尊重、慈悲、尊严和公义)的全球视野和勇于承担关爱与保育的责任感之上。
  由此,ATL深信教育产业化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政府和教育机构必须共同肩负起改变这种局面的责任,使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到最后能达到消灭贫穷的目标。
  四、澳门的成人教育发展
  澳门的经济自2000年回归祖国,有骄人的发展。尤以不同的赌牌持有者进入澳门市场,正式运作后,GDP的增长每年以双位数增长,至今仍未停止(从表

一可知,除了2009年因为金融海啸的关系,自2003年起,每年的增长都是双位数)。
  不过,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也意识到博彩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是既可创造经济发展,却又同时衍生种种社会问题。因此,这几年间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也一再为澳门的发展找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适度多元,以此来缓解并减少博彩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澳门的特殊地理环境与政治位置,注定了它不能像其它大都会一样可以有均衡的发展和选择。但特区政府近年相对庞大的经济收益让它可以思考如何善用这笔经济资源,让澳门得以可持续发展,最少让澳门特区可以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区内消灭贫穷。
  有关特区政府的经济与其它领域的开发非本文探讨的范围,所以也不再细议,下面探讨特区政府的可持续教育发展策略。
  五、澳门特区政府可持续教育发展策略
  为配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澳门走出单一经济的局面,能适度多元发展,特区政府在2007年首先推出了“持续教育资助计划(持资计划)”,“计划得到学校、教育机构及社团的支持,得以顺利完成。由2007年至2011年上半年,共举办了8期‘持资计划’,共有17,270名居民获得了资助,约占全澳人口的4,3%,平均每名居民参加1.86个课程,获得2,500元的资助。其中,99%的居民使用资助的金额低于5,000元。”这计划的实质运作是把资助金额投放到资助机构所申请的资助项目之中,学员只可在有限的受资助教育培训机构中选读合适的课程。这是特区政府在可持续成人教育中有关财务支持计划部份需要改善的地方,可使学员有更大的自由度去选择合适的课程以满足他工作或生活上的需求。
  有关当局在2010年底对实行了3年多的持资计划进行评估,认为有必要增强持续教育的发展:一是让更多居民参与,二是让更多机构参与,从而增加培训课程的种类与领域;希望这可以在根本上为澳门未来发展构建良好的基础。
  特区政府在2011年7月4日正式公布了“持续进修发展计划行政法规”。法规规定在2011年至2013年任一年度12月31日或该日前年满15岁的,可享有最高澳门币5,000元的资助,用于报读或报考由教育当局核准的持续教育课程或证照考试。而这一次的资助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放到学员的手中,学员可以自由投放5,000元的资助额到任何他认为合适的课程之上。特区政府首先拨放5亿元,由此计算,最少有10万人可以受惠,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劳动人口可以借此计划而受惠。
  持续进修发展计划容许有关当局季度性批核课程,并将已批核课程资料上传到相关网站,在不同地点设置相关设备,供居民查阅。2011年第三季度课程批核结果,“共有143所本地机构提出申请,包括48所持续教育机构、9所高等教育机构、3个公共实体、48个社团、35个具有培训及教育职能的实体,提出共3,995项的持续教育课程、高等教育课程及证照考试申请……经分析评审后,有135所机构共3,765项持续教育课程、高等教育课程及证照考试符合资助规定而获得批准,合计可提供超过88,000个学习名额。”
  自计划正式推出公开招生,“已有78,000多名居民经由网上及信息亭启动账户,有16,600多人次报读本地持续教育课程,有近千人报读本地高等教育课程,还有900多人次申请外地课程及证照考试。”由此可见,可持续教育发展有关财务支持计划方面:“比如说,个人学习账号的设置,让每名居民马上有资源在手上,由他们自行决定如何选择、如何运用,比直接把资源投放到培训机构,相信会来得更有效益”得到印证。经过重整的资助方式,明显产生良好的效果,暂时可算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六、以可聘用性为出发点的策略
  澳门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口数字使它不可能如世界上其它大都会般有多元发展的机会,因此只有朝适度多元方向发展。而适度多元意味着澳门的持续教育发展,必须变得有选择性,才能产生效益。可持续发展是愿景,短期而言,可聘用性(emp loy a bility)会是持续教育的一个取向。
  澳门的适度多元发展,还是离不开以博彩业为主干来发展外围行业,这包括传统的旅游业、会展业、表演业和近期经常探讨的文化创意产业。这“先天”的产业的存在使职业发展的可聘用性成为当务之急。依HiHage and Pollard(1999)定义,可聘用性指个人能获取首次聘用,维持聘用乃至有需要时取得新聘用的能力。
  为了使澳门的适度多元能顺利开展,持续教育的短期发展目标将是提高居民的可聘用性,使有关产业能得以顺利开展。而市场的策略则是以特区政府所制订的发展方向来设定课程。在设定课程的同时,培训机构必需尽早寻找和培养合适的课程导师、合作伙伴及妥善完备培训所需的设施等。
  这样的安排,刚好响应了OECD在2005年出版的研究报告中提出成人教育要能有效益地开展,有关政府必须照顾4个方面:一是营造结构性先决条件。这在澳门来说就是选择了适度多元的发展方向。二是完善的财务支持计划。特区政府的《持续进修发展计划》是对这方面的响应。三是改善传播模式及素质。这有赖培训机构以多元方式培训的计划和政府提供相关的基本设施。四是加强政策的协调性和兼容性。在此提出可聘用性的策略,就是响应第四方面。
  可聘用性事实上是欧盟分别在1994年及2003年草拟的欧洲聘用策略(European Employment Strategy)所提及的4大支柱之一(其它3大支柱为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适应性[adaptability]及平等机会[equal opportunitiesD。
  可聘用性对个人而言,是用以下面4点因素来量度的:
  一是他们的资产。这里资产是指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二是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资产;
  三是他们以什么面貌面对他们的雇主;
  四是他们在什么样的环境寻找就业机会,如个人环境及劳动市场环境。
  因此针对澳门适度多元发展的产业而开设的课程不能只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因为这只能针对和提高他们可聘用性的4点因素之一。作为培训机构,还应该针对其它3项软知识的因素下功夫。这种课程配置要求,很巧妙且自然地提高了课程的多样性,最少这种配置使学员明白持续教育并不单单只是纯粹的技术或知识的传播,它还关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是这种互动的开始让人们深信成人教育的使命: “教育就是生命”能得以逐渐建立和推行。
  七、结论
  澳门适度多元的发展是澳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此特区政府的教育政策也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在此再次借用英国教师与讲师协会(ATL)可持续教育的理念来讨论澳门可持续教育政策的发展,发现特区政府所推行的政策与ATL所提出的理念有相似之处。有了这个基础,再回顾OE cD在2005年提出成人教育开展的4大要素,发现特区政府的政策正朝同一方向迈进,这是相当令人鼓舞的。
  由于一向反对持续教育向教育产业化及教育以知识技术传播为主这两个方向发展,所以在此提出了持续教育短期发展可以将可聘用性定为其发展目标。这种方式将有效地使教育多样化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引入教育范围之中。相信这样的一个短期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理想:消灭贫穷和教育就是生命,这两个远大理想建造出一个良好的起步点。
  参考文献
  [1]“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needs,it contains within lt tw0 key concepts:(1)the conceptof needs’,ln particular the essential needs of the world’s Door.to which overridingpmomty should begiven;and(11)the ldea of limitations imposed by the state 0ftechnology and social orgamzatlon theenvironment’s ability to meet presentand future needs.”“Our CommonFutur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4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