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生态学原理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构建与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爱芬

  摘 要: 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认为大学英语学习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要素构成。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的一些生态失衡的问题,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角度,尝试从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来构建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以体现“生态平衡”的生态学基本思想。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大学英语 生态化课堂
  
  教育生态学这个术语首先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Cremin Lawrence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正式提出的。目前,国际上对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的研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分歧。L・克雷明等人认为应以教育为主体,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台湾学者方炳林在他所撰《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中则提出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生态环境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的体系。我国学者吴鼎福、诸文蔚所撰《教育生态学》一书则认为:应把上述两种体系统一起来,从教育和周围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以教育系统为主轴,剖析教育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以教育的生态系统为横断面,然后扩展开去,建立起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结构,从而集中地阐述其原理,揭示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国内学者对生态教育的微观层面涉猎不多,例如课堂教学生态要素的互动问题研究不多;对生态教学理论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远远不够或完全忽略。
  目前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出现了四种不平衡现象。首先,大学英语课堂学生“人口密度”太大,造成了课堂生态主体师生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其次,应试教学目标与生命全面发展目标的失衡,忽略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再次,教与学的失衡。应试教育更多地强调知识点或者考试要点的讲解,教师主导课堂,结果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被忽视,出现学生高分通过考试但不会适当地运用语言的局面;最后,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的失衡。过度强调课堂内课本知识的学习,缺乏课堂外交际环境的营造,导致课内学习与课外语言运用的失衡。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尝试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构建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以体现“生态平衡”的生态学基本思想。从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创建有助于学生生物个体和群体学习生命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互动机制这一问题,通过应用教育生态学理论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在生态学上,生态系统指生物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个子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种生态因子构成的。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和影响;它们在合作与共生中使大学英语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生态整体,师生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主体。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与学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生态教育理念下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我认为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
  课堂环境是大学英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积极的英语课堂环境,例如在大班授课时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课堂策略,构建开放性的英语课堂体系;建立主体交往互动的仿生模式,以实现大班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另外美化教室、保持教室内充足的光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尽量维持课堂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的平衡。
  2.生态的教学方法
  作为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构成因子的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因此教学活动不应是单向的师教生学的活动,而是各类课堂生态因子的动态组合和互动。教师在教学和实践中起着主导的作用,除具备相当的业务素质之外,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改进,与时俱进地与先进技术相配套。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教师在大班课堂授课中采取合作学习小组的教学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内互助、组间竞争,营造较为安全的心理环境和耐度适当的生态空间环境;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鼓励学生多开口,结合书本教学内容,就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发表观点,展开语言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转化大班环境的限制因子为促进学生主体学习的非限制因子,为学生提供语言技能训练所需要的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
  (2)采用网络教学模式,为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创造条件。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围绕教材中的一个主题,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分工合作,对所面临任务的意义进行建构,然后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做调查、写报告,再回到教室做陈述、搞讨论。这种活动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得到应用,真正做到将交际活动和语言学习相结合。
  (3)打破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之中,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强化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的关联,注重课堂教学与外界社会的互动。积极开辟无限的课外活动天地,举办外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英语角、英语沙龙、演讲比赛、戏剧表演,带领学生到外资企业进行实践教学等活动,创造真实自然的交际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3.生态的学习方法
  教育生态学认为,学生个体是最基本最活跃的生态“细胞”,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生态。目前国内高校的英语一般每周只有四五个学时,主要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至于扩大词汇的工作则主要由学生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语言教学设备,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英语学习素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调整学习的速度和方法,有问题的时候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单独对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准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主动设计话题,如模拟旅游购物、酒店接待、商务谈判、求职应聘等,并通过听英文歌曲、看英语教学片等方式,丰富感性认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此外积极参加英语角、英语节,参观实习等课外活动,或者登陆一些优秀的网站进行听力、发音等方面的训练,甚至登陆Skype、Facebook等网站与英语国家的学生上网交流,以多种形式提高自身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模式与合格的教学管理人员
  英语学科的本质是语言,语言是一种工具,所以英语课程的设置要尽量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实践运用的机会,或者专业性院校考虑把双语教学纳入必修课,将不同专业的科目用英语进行教学。再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尽量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管理中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或外来优秀的管理软件或自主开发软件,为教学创造方便、快捷的条件。另外完善发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的体系。教学管理人员是英语学习生态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生态因子,他们必须不仅懂得教学管理的一般原理,还要熟悉英语教学的一般规律,以便懂得适时调整英语课堂管理系统。
  教育生态学强调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堂,体现“生态平衡”的生态学基本思想。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生态环境各因子的分析与解构,我们了解到只有教师、学生与课堂生态环境等生态因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才能有效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以生命存在的自然状态和方法学习英语,从而真正构建平衡协调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树芳.大学外语课堂生态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孔辉.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
  [3]刘森林.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7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