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红
摘要: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经典诗文,就是给学生打下终身受用的坚实基础,让学生受到精神的滋养,给学生愉快的精神旅游。
关键词:经典诵读;精神旅游;愉快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教育专家认为,“道德”“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熟诵于口,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品性和修养,在精神和人格上提升新的高度,使学生的生命进入新的境界。
一、诵读经典,打好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琴棋书画各树一帜又融会贯通,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犹如一枝枝文化奇葩,绽放着独特的美丽幽雅。正是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学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使我中华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请看,经典诗文给我们以纯洁、伟大灵魂的东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这种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古到今,引领着多少炎黄子孙献身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艰苦的斗争中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永怀五百字》)……这崇高的爱民精神、求索精神激励着多少探索者、先驱者,为解除人民的痛苦,为社会的进步而奋然前行!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顾炎武《精卫》)……这流传千载、震撼古今的豪迈诗情,使多少失意者、悲愤者的豪纵、奋发狂放不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壮志饥餐俘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多少中华儿女在驱逐敌寇、还我河山的战斗中,高声朗诵着这气壮山河的诗句走上战场,英勇杀敌!
……
凡是出类拔萃、具有悠久生命力的惊世之作,必然内在地支撑着一颗高迈拔俗、伟岸刚忍的非凡诗魂。它赋予诗歌一种杰出的人文高度,放射着超越时空的理想主义光辉,并以思想、激情和美学的独特魅力,引领着一个读者、一个群体或一个民族以热烈的目光、昂扬的斗志走向新的阶段。这样的诗文,才是一个民族精华所在、良知所在、灵魂所在。
诵读诗文,不仅是消遣,不仅是学文,更为主要的是提高自身的素养,培植那种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增长那种为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崇高精神。诵读经典诗文,就是给学生打下这终身受用的坚实基础!
二、诵读经典,精神的滋养
诵读经典另一层境界是为了精神的享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拓展,意志的强化,心灵的滋养,人格的升华。
清人叶燮曾说:“我谓作诗者,亦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确乎如此,如果没有宽阔的襟抱(即灵魂),就没有什么用来承载诗人的艺术生命,就没有办法来显现诗歌的气韵,以及音节诗律外化的诗歌艺术。天地之大,诗人显小;灵魂之大,则天地显小。浩瀚时空,正是刚健豪迈之灵魂及其辐射的伟力,支持着诗人与岁月撑诗,与流俗抗衡,与污浊对峙,并在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大搏击中迸发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金石诗声。没有诗魂之美,就没有诗形之美、诗象之美、诗韵之美,诗歌也就不能深入人心,深入历史。诗歌就是要体现人民的灵魂、时代的呼声、历史的要求、民族的生命力,体现那种崇高的英雄主义的气质和品格。
我们用优秀诗文所蕴藏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情趣来点燃我们学生心头的火焰,就像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圣火照亮人间一样,每一篇优秀诗文都是一把烛照千古的精神火把,字字句句都能烧灼我们的感知、想象和思考,点燃我们心灵的火焰,使我们释放出感情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智慧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和自我实现的力量。每一篇优秀诗文都是一部力量强大的引擎,推动我们“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弗洛姆),推动着我们不断上升,上升到人类崇高精神的殿堂,上升到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具有的高度。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精神,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不是对我们精神的提升吗?
三、在“对话”中愉快旅游
诵读经典,就像是进行一次愉快的精神旅游。这种旅游不受时空限制。我们可以和屈原一起对国家忧虑、对奸佞斥责、对人民哀怜;我们可以和李白一起壮游山河,去领略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艰险;我们也可以和杜甫一起耳闻石壕村老妇人深夜的哭诉,去目睹咸阳桥上那“哭声直上千云霄”的送别场面;我们可以和苏轼一起在赤壁古战场凭吊“千古风流人物”,发出“人生如梦”的浩叹,也可以和曹雪芹一起目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轰轰烈烈的鼎盛繁华和凄凄惨惨的结局……
如何实现这种精神的愉快旅游呢?就是与文本“对话”。所谓文本对话,就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获取和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这是对书面语的理解、领会,与文章所包含的观念和信息进行碰撞,与作者产生情感交流、心灵感化。“对话”是一种复杂而又丰富的精神活动,需要进行如下的工作:
1.能进入作品所描写的境界中去
这要摒弃各种俗念,全身心地沉入作品之中,运用自己的全部感官、知识、人生经验和生命精神,“走进言语的深处”,才能感受到作品的一切。让我们走进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篇。其间渗透的不是离别的伤感,也不是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担忧,而是盛世繁华中一次意犹未尽的告别。读这样的诗,人生的境界似乎也会舒展开来。李白将孟浩然送上船,目送帆船渐渐远去,不知过了多久,他仍站在那里极目远眺。忽然间,才意识到那一叶扁舟早已消失在江天交汇之处,眼前只有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向天际流去。这江水蕴含着的是诗人澎湃的心情,也是诗人追随友人的感情。
这样进入作品,用“情”去感受、体验,我们就能感受到李白对孟浩然高洁品质的敬仰,使我们的心灵又在“旅游”中受到浓浓友情的洗礼。
2.用“心”去想象、触摸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
只要我们和作者“心连心”,和作品中主人公“心相印”,我们总能感受到那种种震撼人心的东西,总能从中获得生活的教益和人生的指南。
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再读也只觉得它是“写实”,好像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诗人写了鸟,但他没有随众鸟高飞;写了云,也没有乘孤云而去。他只是孑然一身,独立于一片苍茫之中,静静地看着面前的敬亭山。就在诗人发现了山的同时,山好像也发现了诗人,并且相互成为了知己。山因有诗人观赏而立刻变得富有灵性,诗人因有山为知己而终于进入了一个静穆、永恒的境界,于是忘却了曾经经历过的喧闹,也挥去了方才的孤独,生命、生活于是具有了全新的意味。是啊,人何必去羡慕那高飞的众鸟,又何必去追随那独去的孤云,我们不也随处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敬亭山”,在“相看两不厌”中得到安详、变得永恒吗?――其实啊,不必去刻意寻觅,它就在你的面前,就在你的心里……“心静景自幽”,我们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欣赏身边的一景一物,从而使自己也像李白那样得到精神上的安详,变得永恒呢?这样,不就感受体验到作者的心境,和主人公心相印了吗?
3.“悟”出作品的“真义”
每部成功的作品都包含着独特的“意义”――人生意义、社会意义、审美意义等。诵读就是获得作品的“意义”,并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来建构“意义”。比如:读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不光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更主要的是要真正理解并感悟这首诗所展示出来的意义。从这首诗中,我们看不到诗人流放途中的艰难困苦,看不到一点挫折与牢骚,所有这一切都被“轻舟已过万重山”挥之而去,没有留下一点点痕迹。诗人再次相信生活,再次对生活鼓起勇气、充满信心――这就是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苦难,只要有一线转机,一线希望,他就会不断鼓舞自己,不断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从不轻言放弃。诗人的个性、理想、自由、幸福乃至自信飞越千年时光,如日光、月光温暖我们的心房,辉映我们的人格,点燃我们的理想。
这样一次次的精神旅游,会使我们一次次沉浸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之中,使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使我们的精神一次次受到锤炼,使我们的心胸更开阔,使我们的情感更丰富,使我们的精神更高扬。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89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