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彦芳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创新教育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出的,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不断更新,高新技术不断产业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于创新性劳动的水平、质量和效益。也就是说,人的创新能力开发到什么样的程度,社会就前进到什么程度。学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这就给当前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个体头脑中发生内化的结果;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真正地占有自己的头脑。高中学生已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学习目标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观察事物。他们也有很强的独立思维能力,喜欢自主讨论问题发生的原因,解释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等等。这为高中物理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高级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后天的教育中完成的。物理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职责,通过在教学中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创造性地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的智力系统呈开放的状态。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有志、有识,善于发现问题、喜欢寻根问底、标新立异的创造型人才。
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原则
1.师生民主、平等的原则
教学中,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活跃学生的思维,确立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大胆的质疑、探究的主动性,教学中能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和老师、同学争辩,能够从与别人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发现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创见。
2.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重视个性发展的原则
学生的素质各有差异,个性爱好各有不同,我们老师都要足够地重视。耐心地解答。也许一个普通的问题里面蕴含着重大的创新。
3.重视学法指导的原则
创新教育的侧重点并不是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学会了“会学”,教学中应该渗透学法指导,强化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更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4.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采取灵活评价的原则
实施创新教学必然导致学习结果的多样性、丰富性。统一的评价手段即标准答案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热情。
5.改进实验,开展全方位教学的原则
在教学中,老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多样化。改变封闭的教学形式,通过多渠道、多层次构建一个校内外、课内外、学校家庭多方位的教学空间,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自我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从现实社会中获得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进入更高的层次。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教师要转变观念,排除干扰,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敢于打破常规,努力探索,教师也应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把当前的教学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29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