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点拨”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华芳

  几千年前,孔子就曾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句中的“启”、“发”,就涵盖了点拨的意思。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曾说:“无论怎样坚持也不过分的,就是在教育中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里的所谓“引导”、“发现”,就是一种点拨。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从中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播种机”,其作用也不仅仅在于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组织好学习活动,而要“引导”就离不开点拨。恰到好处的点拨,能为学生搭起思考的跳板,促进他们积极思考,自主钻研,并能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如何使点拨恰到好处,使点拨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这就要讲究点拨的艺术了。在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几种行之有效的点拨艺术:
  一、旁敲侧击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是采用“迂回”战术,在点拨过程中,并不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学习”,而是艺术地把学生引入一种境地,启迪他们产生相应的想象和思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取某种知识和技能。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上,我叫学生用“迫不及待”造句。由于他们对这个词语不太熟悉,所以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低着头不敢回答,只有少数几个理解水平高的同学举起了手。这时,如果再解释一遍词语,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打断学生思维;如果批评学生,不仅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还会让他们感到趣味萧然。于是,我决定“旁敲侧击”。我借着表扬学生的机会,“无意”中用上了“迫不及待”。“我们班的许铖同学可真聪明,老师刚提完问题,他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就这么短短的一句点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举手回答:“小红最爱看书,她每次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今天,小军收到了一封信,他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这种点拨,虽没有从正面去教学生如何造句,但巧妙地通过“表扬”,使学生豁然开朗,从而举一反三,学会了造句。
  二、引路入境
  这种方法,强调一个“引”字。就像在学习之途上架起一座引桥,教师通过巧妙点拨,使学生渐入佳境,与作者产生共鸣,情感得到升华。如我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文中的海伦・凯勒是个又聋又盲的人,她所受的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精神才更令人敬佩,但要小学生体会到海伦的痛苦是很困难的事,怎么办?最终我决定巧妙引导。我先布置学生回家做一项特殊的作业:当一回盲人或聋哑人,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在课上,我先不讲海伦遭受的痛苦,而是让学生谈谈自己当残疾人的感受。我的一个小小的问题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争着谈自己的亲身体验,不知不觉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海伦内心的痛苦,更理解了海伦的伟大。反思自己的这一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引路入境”其实很简单,有时只需一个小小的问题,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情感经验的基础上,如果忽视了学生的现有水平及情感体验等,教师无论怎么引导,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只是提了个小小的问题,但这是以学生的体验为前提的,如果学生没有亲身体会,就只能凭自己的想象谈,当然不可能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更别谈与作者共鸣了。
  三、激疑促思
  古代文学家陆九渊曾说:“学贵有疑。”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线,激疑与促思是孪生姐妹。“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无“思”就不能释“疑”。进行激疑促思的点拨时可以在有疑处设疑,也可在无疑处激疑。如我在教学《争吵》一文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父亲)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这句话通俗易懂,学生也没有疑问,但如果一带而过,我又觉得理解不到位。于是,我在此进行了点拨:“父亲扔掉的到底是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无比,有的说扔掉的是“自私和猜忌”,有的说扔掉的是“妒忌和不友善”……朱熹曾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我在无疑处激疑,使学生提高了认识,有利于他们形成创造性思维。要注意的是在“激疑促思”时要找准“点”,这个点要有张力,切不可滥设疑,处处“点拨”,“点”要根据教学目标来找,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问题来生成,要能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
  四、挑起争论
  一直以来,学生处于“接受”的地位,心里所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答案与正确答案靠拢,这样的“顺从”带来的是个性的泯灭,是思维的简单化,对学生的成长可以说是危害不小。如果教师适时挑起学生的争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挖掘他们的智能潜力。知识也是越争越多,问题是越论越明。
  要挑起学生的争论可以分三方面:挑起学生与学生的争论;挑起学生与老师的争论;挑起学生与课本的争论。要挑起学生与学生间的争论,就要求老师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回答时值得争论的信息,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确观点,认识自己的错误所在。要挑起学生和教师间的争论,前提是教师和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生敢辩,教师善导。要挑起学生与课本的争论则难度较大,因为一直以来,学生根深蒂固地认为课本是用来学的,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毋须质疑的,而一旦挑起学生对课本的争论,则表明学生一种全新的对教材的认识开始形成,这种认识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在教学中,巧妙的点拨虽只是三言两语,但却是片言居要,点石成金。所谓“教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各种点拨方法融成一体,方显点拨艺术的高超。当然,点拨之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遵从“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去探究”这一规律,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30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