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寻求快乐阅读的黄金分割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丽

  小学课外阅读在课程范围之外,原则上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但教师的引领也是必要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呢?我想这个平衡点应该是“黄金分割比例――0.618”。学生自主阅读比例是0.618,教师的课外阅读引领比例是0.382。对此,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合理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课外阅读时间的安排要寻求其合理性,我们需要做的是既做好学科教学,又通过快乐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达到为学科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如果硬性安排晨读、午读、暮读,学生会力不从心,或者只是被动应付,那么课外阅读大多也就流于形式了。课程学习的时间要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也要合理安排,学生的自主阅读要放手,教师的课外阅读引导也是必要的。实践证明:学生如果把0.618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程学习上,那么成绩将会取得长足进步;教师如果把课外阅读的0.618还给学生,那么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就能提高更快。
  2.激发学生阅读的需要――寻找适合的阅读素材。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第一类是低层次的缺失性需要,第二类是高层次的成长需要。在实际生活中,那些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学生是因为较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给小学生以亲切感、归属感、信任感是激发其阅读兴趣的前提。首先要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把阅读与观察结合起来。例如带孩子仰望星空,讲述“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同时要求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自己编织有关月亮或星星的故事。通过辅导,学生懂得了选择读物的一定方法。有了高层次的成长需要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读物。
  3.重视阅读过程的评价――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在广泛阅读中积累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故事、生活常识后,学生有了急于表达的欲望。学校每周安排的阅读活动课、班级每月开展的专题性课外阅读活动课给学生们搭建了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舞台。可以在活动中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奖励。活动形式有开故事会、成语竞赛、知识竞赛、好书大家读、说说一本好书、表演等。每个学期,我们班级还配合学校的相关活动,开展“读书之星”“读书小报、读书笔记”的评选活动及美文诵读、古诗文背诵竞赛活动。为了对学生阅读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我们在“班级阅读中心”的一侧建立了“阅读成果展示中心”,学生的阅读笔记、手抄报、表演的道具等一一摆放其中。还在墙壁上开辟了课外阅读专栏,“学生绘画笔记展”“读书之星”“班级读书大王”等展示空间既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又给一部分学困生作了示范。
  雨果说:“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把握好课外阅读的黄金分割点,让学生真正把阅读当成自己的事情,尽情品尝书香,是我们做教师的最大快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6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