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道德责任现状调查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波

  摘要:大学生社会化的开始阶段是从大学开始的,是由他人导向型转变为自主导向型的起点,是人生之路的抉择和顺利地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现状做更准确的了解与把握,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调查;道德;责任
  
   21世纪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其中当代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责任水平高低无疑是一项核心素质。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他们的道德责任状况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具有高度的社会荣辱感和责任心,这些方面在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同时他们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有很强的求知欲,思想活跃且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然而,我们也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较之以前还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些学生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责任意识较薄弱;只注重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提高;还有的学生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集体主义意识淡薄。
  调查以问卷为主,座谈、采访为辅的方式进行。对象为在读的全日制脱产大学生及一线教育人员。调查样本则以随机的方式产生,普遍具有代表性。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400份,收回2296份,有效问卷2144份,回收比例为95.7%,有效回收比例为89.3%。在有效样本中,男生1006人,女生948人,教师190人;理工类专业956人,文科类专业998人。
  一、大学生的道德责任现状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
  第一,道德责任有所增强,但仍不容乐观。选择“认为自己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同学,所占比例约为79%;选择家庭生活责任应该由“自己主动承担或者是双方共同负担”的同学,该项比例约占71%;在个人取得成功所需具备的各种素质中,选择“道德责任意识和行为对于成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的同学为81%;选择“在互联网上发布不正当的信息是有违道德”的学生约为74%;而同时,也有承认自己在网上从事过不道德的行为的学生占72%。
  第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在调查中发现,选择自己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所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同学约占62.3%;认同人应具备“仁义、忠孝、廉耻”等传统美德的大学生占89%,其中对“孝”的认同率最高,高达98%;选择应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遵纪守法、勇于奉献,并愿意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学生约占70%。
  第三,注重自我、有家庭责任,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二位。在调查中,有88%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在“上大学的学习目的”调查中,选择为了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国家繁荣昌盛的仅仅占到10%;选择“为了自己”的占24%,选择“既为了自己也同时为了社会”的占66%;77%的学生把“对家庭的责任和对自己的责任”放在其首位,而只有10%的学生把“对社会的责任”、13%的学生把“其他类别责任”放在首位。
  第四,道德责任价值取向多元化。就当代大学生整体而言,其价值取向正在由传统的社会本位慢慢转向个人本位,自我意识凸现较为明显,比较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同时调查分析显示,他们在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问题的选择上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而是希望寻找结合点,希望社会与个人利益并重、共同发展。比如,选择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希望涌现出更多的像雷锋、孔繁森那样的优秀道德典范的同学比例占89%;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争取做到社会与个人利益并重、共同发展的比例占72%;选择“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也能表示认同的约占79%。
  第五,道德责任认知与行为有分歧。当问到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做,你本人是否愿意这样去做时,认同比例达到89%。例如,你是否认为在公共汽车上应该给老幼让座,大学期间是否要认真学习、考试不违纪时,大家就是这样选择的;然而当面对是否愿意做或者你是不是这么做的选择时,该项比例就下降为41%。道德责任认知水平与行为表现不相统一、分歧较大。
  二、大学生的道德责任现状的分析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生命意识有淡化的倾向。有些大学生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呈恶性化倾向。据统计,在犯罪类型中,大学生的人身伤害犯罪是仅次于盗窃犯罪的第二类犯罪行为,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更有甚者,面对一次不算严重的挫折而选择自杀,对生命极其不负责任,也放弃了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康德曾说过,关爱自己的责任应当是其他所有责任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社会责任意识退化较明显。社会责任意识退化较明显,其主要表现是:首先把希望实现个人理想放在首位,而忽视共同理想的实现。认为社会共同理想太遥远,不一定能够实现,而个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为直接的。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在理想的选择上强调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功利性。其次是社会价值取向普遍较低。有关资料曾对大学生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值、经济价值、宗教价值等六种价值取向做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价值取向偏低,居六种价值取向的第五位。再次表现在,过分注重追求物质的需要,而缺乏对精神的追求。大学生受拜金主义影响严重,把物质和金钱做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
   第三,部分学生缺乏家庭责任意识。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一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是他具有社会责任的开端。在这一项的选择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歧。多数学生对自己应负家庭责任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而且现实表现中,很多学生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从内心深处想早早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例如想尽一切方法负担自己的大学学费、生活费,而不愿意向自己的父母伸手。然而相反,另有一部分学生总认为父母的关心与呵护是理所当然的,现实情况是父母越是宠爱,孩子越会失去对家庭的责任。在当前的独生子女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形成自我中心意识,而忽略对父母家人的责任。
   第四,学习道德行为下降严重。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与社会道德责任趋向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关注社会的发展、行业的需求,能够有目的、有方向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塑造自己,学习的主动性较强,目标明确。然而更有一部分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其他方面上,比如谈恋爱、网聊、网络游戏等等,脱离集体组织,不参加集体活动,没有学习与生活的目标。这些人的考试作弊现象也较为普遍。
   第五,恋爱道德责任缺失。首先是恋爱目的性发生扭曲。大学生上学期间,正处于人生情感最丰富、精力最旺盛的生理阶段,恋爱现象比较普遍,然而一部分人恋爱仅是为了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或者是出于功利目的而找社会上的大款或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谈恋爱;更有甚者出现情色交易。其次是恋爱观念过于开放,责任意识淡薄。仅仅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游戏。再者是恋爱过程庸俗化,不能正确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学业受到严重影响,脱离集体。恋爱中无视社会公德,举止有伤风化。
   第六,网络道德责任缺乏。网络道德是从传统道德中延伸出来的一种道德规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有些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的缺失表现得很严重。如网络语言不文明,肆意进行人身攻击,随意发表不满言论和虚假信息,浏览、传播色情网络文化,制造传播电脑病毒等等。
  总体来看,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主流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表现;但是我们应该客观清醒地认识到,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的消极方面,不可忽视。当前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责任的下降,从根本上说,主要是道德责任的缺失与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永琴.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对策[J].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0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