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彩
摘要: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内因,一切行为都将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这就充分说明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兴趣;课程改革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层探索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和大家探讨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
每篇课文的导入语都是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把钥匙。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结合课文内容、课型、学生状态、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下足功夫思考。课前的过渡性语言要能将课与课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用短短几句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学生心目中设置悬念,让学生心存疑惑,渴求解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赏析现代诗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学内容这样设计导入语:同学们,你们是初中生了,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我们经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时期?(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思考,得出答案,如:朝阳,花季等)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你们是青少年,是“花季少年”,“雨季少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花季雨季”。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它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的力量,它值得我们为之歌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诗人何其芳的一首抒情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感受大诗人笔下的少男少女。
二、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文言文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学生对“之乎者也”避之不及,这是语文教学棘手的一环。如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初中文言文内容,编演课本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要“因地制宜”。例如《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这样的历史故事,教师完全可以安排学生编演课本剧,分角色饰演剧中人物。果然,课堂气氛骤然活跃起来,一扫以往的枯燥、沉闷。学生争相表演,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调动。通过演出,学生把握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以此深入挖掘人物形象,此举既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也圆满的完成了学习目标,教师何乐而不为?
三、巧设问题情境
课堂上巧妙地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陈丹燕女士的名篇《中国少女》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创设情境:少年时代是人生中十分宝贵美好的时期,是每个人快乐的初源,相信各位同学对此一定深有同感。然而有一些人的少年时代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这是为什么呢?你能找出原因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当代女作家陈丹燕笔下的《中国少女》,一起去解开谜团吧!
四、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早已进入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声音;将无形的思考变为有形的感知,将抽象的变为具体的,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去理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掌握。
例如宋词《渔家傲・秋思》的赏析课,我们可以以多媒体的运用贯穿始终。开始的导入部分,先展示一组生活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美”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再播放几支名曲创设意境,让学生挑选适合的曲子进行配乐朗读,并播放自制的边塞风光短片。这样,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美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宋词的音韵美,意境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多媒体功不可没。我们的古诗文教学一改往昔的陈旧气息,由此饱满了不少,有声有色,可知可感。使学生深层次地感受到了语文的深厚底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见:多媒体的合理利用打开了语文学习的又一扇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我认为做到以上几点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学习语文。当然,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教师应善于运用开放性思维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我们的课程改革才是“有源之水”、“有土之木”,才会有硕果累累的明天。
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让我们一起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0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