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触摸言语的意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平

  独具魅力的语文教师本身就是课堂上一道别样的人文风景线。王书安就是这样一位底蕴深厚的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执教的《秦兵马俑》的几个精彩教学环节。
  一、三读课题,引人入胜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974年,在中国,在西安,在厚厚的黄土地下,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这就是被人们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看老师写课题。哪位同学读一下课题?
  生1:秦兵马俑!(突出“秦”)
  师:听出来了,这是秦朝的兵马俑,你读出了历史的厚重!
  生2:秦兵马俑。(突出“兵马俑”)
  师:这是地下军阵,你读出了历史的沧桑。它还是民族的骄傲,让我们一起读。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学生个性化的读题中,王老师呵护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语感;加以耐心地指导,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读法的意蕴,体会到语文的独特韵味。
  二、读出画面,情趣盎然
  师:老师这有一些词语。
  出示:戴金冠 披铠甲 握宝剑
   穿战袍 蹬战靴 握铜戈
   挽发髻 擎利剑 拿盾牌
   着短衣 执缰绳 持弓箭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第一排都是写将军俑的。第二排、第三排都是写武士佣,第四排都是写骑兵佣。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你发现得好,请读出来。
  (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声中,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将军佣的威武形象。
  师:你读着文字,眼前浮现出――(武士佣和骑兵佣的形象。)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我们齐读。
  (生读)
  师:听你们这么一读,我的眼前浮现出这些俑的丰富形象,真是栩栩如生。
  学生在理解词语时,对于有些内涵丰富的词语、句子,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其去细细品读,仔细琢磨;对于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学生读后能理解,但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时,教师的教学重点不是把握在让学生说出词语的意思,而在于审美,让学生在头脑里浮现出具体的形象,在心中默默地感受,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教者在这一环节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边读词语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将一个个抽象的词语,想象成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这样的词语教学,赋予了词语一定的情感温度,渲染上了生命的色彩,同时为理解课文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佣的形象埋下了伏笔。
  三、细品文本,回味无穷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书旁边批注自己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秦兵马俑确实规模宏大,用什么方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
  师:你还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
  生:我从“鸟瞰”、“所向披靡”以及“一行行,一列列”体会到“规模宏大”。
  师:你体会得好,请你读。
  (生读)
  师:老师感到有一支小分队来了!(出示鸟瞰图)
  师:请看这幅鸟瞰图,那么多士兵呢!谁再来读?
  (生读)
  师:你读得很有气势!可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所向披靡的,咱们一起来!
  (生齐读)
  师:这才是一支军纪严明、所向披靡的大军啊!你们的朗读把阵容强大的秦兵马俑带到了我的面前。(播放视频)
  师:看着这一行行、一列列栩栩如生的兵马俑,这位同学,你刚才“啊”了一声,你一定有话想说――
  生1:真是栩栩如生!
  师:你说出了你的心声。
  生2:真是鬼斧神工!
  师:这是由衷的赞叹!
  生3:让人叹为观止!
  生4: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师:是啊!正是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的这一伟大奇迹!
  生5:我被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深深折服了!
  生(齐):我们都被折服了!
  师:是啊!谁能不为之深深折服呢?
  师: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有这样的奇迹而自豪吧!
  (生读)
  在这一教学过程,教者紧紧地抓住了关键词语“鸟瞰”、“所向披靡”以及“一行行,一列列”,并通过巧妙的点拨、适时的引导看鸟瞰图,观看视频,让学生逐渐走进意境,在学生心中构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意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图、文、视频音像中全面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从而深入文本,触摸文字,品读语言,渐渐读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细细品味、感悟,不仅内化课文的语言,而且积淀语感经验。此外,教者富有创意的点评:“老师感到有一支小分队来了!”“你读得很有气势!可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所向披靡的,咱们一起来!”“这才是一支军纪严明所向披靡的大军啊!”“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有这样的奇迹而自豪吧!”,让学生越来越投入,读得越来越有气势,真正读出了那一行行一列列地下军阵恢弘的气势和人民的满怀豪情。当学生看完视频录像后,教师又顺势引导,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喷涌而出:“栩栩如生”、“鬼斧神工”、“叹为观止”……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融语言表达、情感熏陶、思维训练为一体,力求“得意”又“得言”,这是阅读的享受,也是快乐的享受,令人回味无穷。
  (责编 钟 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7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