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数学课程情感态度目标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健
摘 要:教师要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以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树立学习信心等几个方面,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兴趣;磨炼意志;体验乐趣;树立自信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只是包括掌握知识的“智商”,还包括情感态度的“情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只应该是掌握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智商”和“情商”全面均衡发展。教学实践证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数学成绩的高低,并不是由于智力水平低下,而是对数学没有正确的情感和态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和态度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推动、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的建立是实现数学教学总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目标的核心和基础。教师要根据“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声色并茂”的优势,以直观形象而又生动的动态画面和伴音,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知识所特有的逻辑美、内在美及其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重要价值,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充满了浓厚的儿童情趣。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全面达到数学教学总目标。
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磨炼学生的意志
数学是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脑力劳动,没有克服困难的学习意志是难以完成的。因此,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目标要求的重要内容还包括还要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以独生子女群体为特征的小学生,大多从小在家庭中处于家长的百般呵护之中,娇生惯养的溺爱结果,使不少小学生意志薄弱,遇到一点困难就会选择退缩或逃避。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是,遇到不会的题目,就马上问教师和同学,甚至不动脑筋地抄同学的作业,而不是迎难而上去克服困难。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呢?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揭示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思路,严格的教学要求,将意志的磨炼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强化学生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中,克服和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疑惑,增强学习信心,磨炼意志。
三、以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树立自信
积极的情感是人们行为的动因,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我们教师应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结合体,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课堂教学模式,寻求“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最佳结合点。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类分层进行学习指导,使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学习评价既重视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激励性评价,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小学生们体验和享受数学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不断激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并不断地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可有效地达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目标的要求。
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兴趣、态度、习惯和意识等情感因素决定着数学学习效率的高低,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中,包括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而其中能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情感态度目标,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我们教师要在以上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阜宁师范附属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