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蒙以养正”的经典诵读教学追求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俊贤

   摘 要:抓住小学生记忆力最旺盛、最容易养成良好心性的时机,用蕴藏着中华民族思想的经典古文,以诵读、背诵的方式熏染学生,将学生的思想沉浸在民族精神的氛围中长期润染,在学生心中牢固地建立起中华民族价值体系。
   关键词:蒙以养正;经典诵读;根植
  
   “蒙以养正,圣功也”。抓住小学生记忆力最旺盛也最容易养成良好心性的教育时机,用蕴藏着中华民族光辉的民族思想的经典诗文,以诵读、背诵的方式熏染学生,促使他们在孩童时期就奠定为人、成才所需要的思想基础和文字基础,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美好德行。
   一、经典书籍常读,浩然正气自生
   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熏习”。几年来我教学生读经典,时间集中在早晨,主要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的部分篇目。每天早自习组织学生集中时间诵读20~30分钟,并鼓励学生在家和上学、放学路上等时间里进行自主诵读。另外,组织学生集中在读书课上背经典。尤其是今年我们五年级制定了“1、80”读书计划,即读一本名著,背诵80首古诗。在读书课上我主要组织学生向全班同学背诵展示自己新背会的古诗词。学期结束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本学期来背诵的古诗以目录形式加以总结,制成了一本资料汇编。我深信: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要他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以维护人性光辉,以提升人格品质,以造就人才,以陶铸大器。这是人类天经地义的期盼,这是所有教师、所有家长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诵读经典,我在语文课上常常结合所讲内容,适时地引经据典,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经典是融会在我们所有的学习内容中的,学习中随时都会用到,更增强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
   “养正”,必须要创造一个时时将身心浸润其间的环境,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除过以上做法,我的另一方法就是在班里给学生进行经典精神奖励。每次班级内搞一些活动,我对学生的奖励是我亲手书写的一些书法作品,或画的中国画,其中的内容都来源于经典名著。通过高雅的形式、隆重的仪式,学生对诵读经典更是心驰神往。
   二、知行力促统一,经典指导行动
   空泛的诵读,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的兴趣衰退,为了将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加以保护起来,更为了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我还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1.孝行记录――实践《弟子规》
   每逢寒暑假,我让学生以《孝行记录》的形式记录自己“感恩父母”的实际行动。我要求只要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能体现出孝敬父母的思想,都可以记录。同时这种活动有利于充分调动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积极性。在亲子相互赏识、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格。
   2.劝勉进步――引经据典
   这本是一个偶然的机遇,学生行动中流淌出了自己的本性。学生妥某不完成作业导致他所在的小组被扣分,组内其他同学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他进行劝勉。每位同学都在妥某的孝行记录本上写了一句话,“过能改,归于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这种教育形式对于全班学生都是一种熏陶。
   三、今日促膝交流,明日互勉共进
   经典教育就是养心教育,时刻用那些光辉的民族精神来滋养学生纯洁的心灵,慢慢让他们将这种思想化入他们的性格,流入他们的血液,变成永久的行为准则。“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好的思想需要与人交流才会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为此我们定期都要进行学生读书心得交流。
   作文张贴――互勉共进。不论是每周一篇的周记,还是每月一个主题的读书作文,还是学习课文的读后感,我都及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优秀作文交流。通过小作者在全班的作文宣读,不仅更好地增强了优秀小作者的写作积极性,还给其他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示范,这样的作文,不但宣读,还要在学习园地中予以张贴。通过大量的写作思辨,学生的思想水平在一个学期就有了不少进步,学生进行思辨的题目涉及的范围也很广阔。通过经常性的写作交流,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所教的是一个个幼小鲜活的生命,我要努力通过经典诵读涵养孩子们的心性,让他们的心底烙上作为中国人,作为龙的传人应有的民族烙印,让他们时刻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修身原则,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准则,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以此修身,以此励志,为中华之繁荣昌盛而努力成才。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东关街第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