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放松跑”在短跑训练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伟
田径运动属于体能项目,有些体育教师和短跑训练员都以加强短跑运动的爆发力,从速度力量着手来提高成绩,而忽视了跑动中的放松,即在动作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体力,在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最经济、最合理地使用人体的能量。而在短跑练习过程中越是想把成绩提高一点,越是用力,越难表现出正确的技术,肌肉工作也就越“紧张”,动作就越不协调,结果造成了多余动作干扰了正确技术的掌握。也就造成肌肉紧张引起动作变形,从而不能取得良好的运动效果。
多余动作往往出现在学习或训练的“泛化”阶段,此时视觉、位觉、本位感觉较差,肌肉用力的顺序、时机等都不清楚。此时若对动作的速度、力量、幅度等方面的要求过高,片面强调爆发性用力,将会导致整个动作系统发生紊乱。具体地讲,就是该用力的肌肉收缩了,不该用力的肌肉也发生了收缩,结果使该工作和不该工作的肌肉同时紧张,从而造成多余动作的产生或肌肉僵硬,动作不协调,影响了运动效果,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爆发用力”效果,在技术动作训练过程中,要学会有意识地放松肌肉,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消除多余的动作,使肌肉工作协调化,使动作既“充分”又省力、协调,才能取得“快”的运动效果。因此就短跑来说,其技术在爆发用力的同时,仍要用高度的放松才能充分发挥身体素质的作用,使肌肉的伸展性、关节的灵活性、全身的协调性以及柔韧性和工作的准确性、经济性、合理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放松跑”在短跑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放松跑”能减少肢体的转动惯量,提高摆动角速度,提高频率
人的肌肉力量是有限的,肌力对某一轴的肌力矩也是有限的。当肌力矩一定时,减少肢体的转动惯量,可以增加转动的角速度。跑步中,从腿后蹬地结束脚离地面开始的屈膝前摆,是先屈膝关节,后屈髋关节,屈膝关节时,若充分放松伸展股直、股内外侧肌、股中间肌,就更有利于股后群肌做近固定时向心收缩工作,使小腿靠近大腿折叠,缩短了向前摆腿的距离,使整个下肢绕髋关节轴的转动惯量减小,以提高下肢摆动的角速度,增加步频。
二、“放松跑”时腿部肌肉放松有利于减小着地距离,增大着地角,减小阻力
跑步的步长是左右脚着地点之间在运动方向上的距离,它由着地距离、腾空距离及后蹬距离三个分量组成。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较小的着地距离可增大着地角,使缓冲阶段时间较长,缓冲动作充分,减少着地后的阻力及阻力力量,有利于跑速的发挥。
三、“放松跑”能增大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肉放松,有利于增加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在生理条件范围内,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拉得越长,收缩时表现的力量越大,可使收缩力量增加20%-30%,反之,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初长度就越短,收缩力就越小,肌肉放松还有利于肌肉协调功能的改善,动用更多的肌纤维数量参加工作,使肌力增加,收缩力量增大。
四、“放松跑”使肌肉放松能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及柔韧性
影响关节灵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关节周围肌肉的体积弹性和伸展性。肌肉放松,能使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的伸展性得到提高,减少韧带活动的粘滞性和关节活动阻力,使关节运动幅度增大,提高关节灵活性,并使参与关节运动的原动肌力量增在。如短跑中后蹬完成屈大腿时,若大腿后群肌的放松能力差,伸展性不好,会影响髋关节灵活性,减小动作幅度,使步长和步频都受到影响,影响速度。
五、“放松跑”有利于能量合成,并减少能耗,提高速度耐力
肌肉放松有利于协同肌、对抗肌配合工作的协调性,减少组织器官的内阻力,从而减小内力消耗节省能量,使肌体储备的有限ATP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延长保持高速的能力,即提高速度耐力。
六、“放松跑”有利于全身协调运动,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提高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若肌肉放松能力差,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该收的肌肉不会放松,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将造成动作僵硬,不协调,多余动作多,使泛化过程的时间长,分化能力差,运动技能形成就慢。
短跑过程中,肌肉放松,使对抗肌在主动肌用力收缩时得到充分的放松伸展,主动肌收缩就会迅速有力,使动作节奏感强,轻松自然,协调有力,动作趋于自动化,能量的消耗更加节省,从而提高短跑技术动作的质量。
总之,进行短跑训练,不可忽视“放松跑”训练,应加强“放松跑”能力训练,应采取一系列与短跑相结合的“放松跑”方法,强调动作的协调性,时刻体会技术和节奏,才能充分挖掘运动员潜力和提高短跑运动成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7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