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母亲的“存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 夕

  那年春节,我回家过年,哥哥、妹妹也都回去了,举家团圆,最高兴的自然是母亲。没想到,因为兴奋,加上连日来操劳,睡眠不好,母亲起夜时突然晕倒了!幸亏发现及时,送去医院,最后总算安然无恙,但精神大不如前。时常神情恍惚,丢三落四。所以,尽管假期已过,我却不放心走。母亲虽然舍不得我走,但是一向要强的她不愿意我因为她的缘故耽误工作,她强打精神,装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说自己完全好了,催促我早点走。我拗不过母亲,只好去订票。
  行前,母亲把我叫到床前,我一眼就看见她枕头旁放着一个首饰盒,有半块砖头大小,用一块红绸缎布包着,不禁一愣。小时候有一次趁父母不在我乱翻东西,曾见过这个首饰盒,正想打开却被下班回家的母亲看到,被严厉地训斥了一顿,从此再没见过!不知道母亲把它藏到哪儿去了。我猜里面一定装着母亲最心爱的宝贝。会是什么呢?肯定不会是钱或存折。母亲的钱总是装进工资袋放在抽屉里,一到月底就没了,很少有剩余。最有可能的是首饰,因为祖父以前在天津做盐道生意,家里曾相当有财势,虽然后来败落了,但留下个金戒指、玉手镯什么的,应不足为怪。
  我正猜测不解,母亲已经解开外面的红绸缎布,露出里面暗红丝面的首饰盒。她一摁上面的按钮,“叭”的一声,首饰盒开了!母亲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绸布包,深深地看了一会儿,像是看什么宝物,然后,慢慢抬起头,看着我,缓缓道:“这里面装着你出生时的胎发,5岁时掉的乳牙,还有一张百日照,照片背面记着你的出生时辰。我一直替你留着,现在,我年纪大了,你拿去自己保留吧。”
  我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打开。于是,我看到了自己35年前出生时的胎发,30年前掉下的乳牙,和来到世界100天时拍的照片。照片已经有些发黄了,背面的字迹也已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来。一瞬间,我泪眼模糊。我意识到:这就是母亲的“存折”,里面装着母亲的全部财产,没有一样贵重的东西,但是对我,每一样都珍贵无比。
  带着母亲的“存折”,我踏上归程。一路上,感慨万千。我知道,和母亲相比,我是富有的,母亲这一生永远不可能有我那么多的存款。对她来说,那是一个天文数字,她想都不曾想过。和我相比,我的女儿是富有的,她一出生就拥有许多的东西。但是,女儿却永远也不可能像我一样,拥有自己的胎发、乳牙了。这些记载她生命的收据,让一路奔波的我遗失在逝去的岁月里,再也找不回来了!
  (选自《我的父亲母亲》,略有改动)
  
  慧心选佳材 妙手著华章
  ――《母亲的“存折”》赏析
  顾忠安
  
  胎发、百日照和乳牙是生命初始的纪念和生长的年轮。这些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可再得也无法再得的“孤本”,是“珍贵无比”值得一辈子珍藏的绝品。母亲的那份“存折”没有存储一分钱,却蓄满了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深情和爱意。这份爱朴实而执著,恒久而厚重,给人温暖,给人感动。
  本文在写作上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第一,选材视角独特。俗话说“材好一半文”。也就是说,一篇文章能否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优劣。本文的成功首先缘于作者慧心独具,选取了母亲为自己悉心收藏胎发、乳牙和照片的事情来表现母爱,颂扬母爱。这样独特的材料在千千万万抒写母爱的文章中实在难得一见,不能不让人拍手叫绝。写作记叙文最忌讳取材与别人“撞车”,那种众人皆知、司空见惯的材料只会让人倒胃口,惟有避开俗套,出新、出奇,才鲜活生动,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第二,伏笔埋设精当。写作记叙文应注意做好铺垫,文章后面出现的情节要在前文作必要的交代或暗示。本文第1段写春节举家团圆,母亲因兴奋和连日劳累突然晕倒进了医院。这些看似与写母亲的“存折”没有关系,其实是作者有意做的铺排。举家团圆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只因“我”回家过年,母亲才有机会把“存折”交给“我”。母亲突然晕倒住院是她交出“存折”的原因。只因母亲病后精神大不如前,时常神情恍惚,丢三落四,已无力再保存“存折”,所以最终才把“存折”交给“我”。如果前面缺少这些背景和原因的交代,后文母亲交出“存折”的情节就会显得突兀,更使人不明所以:已经保存了这样长时间,为什么不再继续保存下去?
  第三,插叙托举主题。文章第2段中有好多插叙文字,如果去掉这些文字,上下文依然连贯。作者为什么要作这些插叙呢?我觉得原因有三:首先,特别交代母亲珍藏首饰盒的时间已久远。30多年来,母亲细心地收藏着记载女儿生命的收据,不张扬,不居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有了这些插叙更能突出母爱的深挚和博大。其次,也丰富了文章的底蕴,使文章的主题显得更丰满厚重。再次,还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使读者对下文揭开“存折”的秘密倍受感动。本文的成功给我们的又一启发是,写作记叙文在组合材料时可以突破单一的叙事方法,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可以将顺叙和插叙(或倒叙)巧妙地结合起来,“双剑合璧”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这篇短文的字字句句浸透了作者的一片真情。其间包含作者对母亲的挚爱、感激、依依不舍,以及对遗失自己女儿生命“收据”的遗憾和内疚。这份情像一股涓涓细流缓缓流淌过我们的心田。总之,我们应该感谢作者,感谢她送给我们的这篇文章,它不仅给了我们美好亲情的滋养,还给了我们文学艺术的熏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18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