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话题作文模拟训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培光

  [题目展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帮助别人,也常常去接受别人的帮助。帮人时,对方有时不领情,你可能是帮倒忙;接受帮助时,有时心里并不轻松,有时又老希望有人帮助自己。看来,助人与被助并不是简单的“授”与“受”呢。
  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写作点拨]
  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恰当选材,深化主题
  此话题若写成记叙文,要选取典型的事件和感人的材料,来展现人物的内在美。你可以写你帮助别人的一件或几件事,通过它来表达朋友之间的真挚的情谊;也可以写别人帮助你的事例,通过具体而感人的描写,来讴歌人间的真情;还可以讲述他人之间因帮助而感人的事例,以此来抒发人世间博大而纯真的爱……不论选取什么题材,都要注意突出主题,抓住人物的情感、心理、品质和性格,挖掘事件或故事的社会意义。叙事要小中见大,即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社会和人生的大主题;如果要展示人的思想情感和品质,一定要在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来表现。在表达技巧上,要借助议论、抒情句,巧妙点题。
  二、观点鲜明,议论深刻
  此话题若写成议论文,要恰当运用道理和事例论据,来表达我们对“帮助”这一社会风尚的见解,做到观点鲜明,议论深刻。你可尝试运用以下观点:帮助别人,也能快乐自己;受到帮助,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帮助我们的人;帮助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可以给我们以信心和力量;帮助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可以使我们走向善良;帮助也是一种美德,可以让受到帮助的人终生回味等等。
  
  [佳作一]
  学会接受帮助
  ●莱西市孙受中学董晓东
  人难免遇到困难,难免需要别人的帮助。或是一双友爱的援助之手,或是一句温馨的话语,或是一个善意的微笑,甚至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我们想要的。你怀着感激的心接受了这些帮助,就顺利地越过前进路上的沟沟坎坎。可是接受帮助有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的人自以为有自尊心,宁肯在困难面前徘徊不前,也不肯接受别人的帮助,这种人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有的人则遇到困难就往别人身上靠,一副软骨头的样子。看来,我们还真有必要学会如何接受别人的帮助。
  有了困难,向人求援,接受别人的帮助,这没什么可羞耻的。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孔子教导我们要“不耻下问”,你看,在孔子心目中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求帮助尚且不必以为耻,更何况向同学、朋友,向父母、师长求援呢?做作业遇到了难题,一时解不出来,请同学帮帮忙,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解题的方法,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节省了时间,何乐而不为呢?生活上有了困难,跟同学说说,有的帮你解决点实际困难,有的给你点安慰,使你更充满信心地去克服困难,这有多好,为什么要拒绝呢?
  当然,接受帮助的时候,的确有个自尊自爱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些四肢健全的乞丐,或装出痛苦的样子,或挤出谄媚的笑容,厚着脸皮向路人乞讨,那是真的丧失了自尊,那是拿自己的尊严去换钱。这当然是令人不齿的。我们不帮他,也无可厚非,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种以救世主自居的人,他们怀着鄙夷和不屑神情,甚至带有附加条件地要给你点帮助,对此我们当然要拿出骨气,不能接受这“嗟来之食”。
  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为了渡过眼前的难关,而真正要渡过难关,还要靠自己的努力。渡过难关之后,更需要自己加倍的努力,绝不能滋长依赖的思想。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这是说别人能帮你一时,不能帮你一世。我们可以依靠别人的帮助渡过难关,但绝不可能依赖别人的帮助度过一生。德国的布莱西特说过:“不管我们踩着什么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也许你有富裕的家境,也许你有身在仕途的父母,也许你的家人已为你铺就好了人生路,这些用金钱、地位、宠爱做成的“高跷”会使你在人生路上昂首阔步,可一旦“高跷”倒了,你便会重重地摔在地上,除了鼻青脸肿外一无所有。
  当然,接受了别人的帮助,还应当心存感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一种美德。我们要感激帮助自己的人,更要努力实践助人者的爱心,也给周围的人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帮助。我们学会了接受别人的帮助,还要学会去帮助别人。
  
  这是一篇议论文,紧扣话题,题目就是中心论点,鲜明简洁。文章层次清楚:第一段提出问题,指出对如何接受帮助上两种错误的态度――拒绝帮助和依赖帮助;第二段正面阐述应当乐意接受帮助;第三段阐明接受帮助与自尊自爱的关系,指出要拒绝那种有损自尊的“帮助”;第四段阐述不能滋长依赖思想;最后一段把思想内容推进一步――接受帮助,还要努力实践助人者的爱心。全文构思缜密,语言流畅灵动,节奏和谐。
  (指导、点评老师:吴培光)
  
  [佳作二]
  学会帮助别人
  
  “杯水车薪”这成语是说一车柴着了火,有人拿一杯水去救,这当然无济于事。我们且撇开结果不说,单就这人的做法看,他有一腔热情想帮助别人,难能可贵,但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可见要帮助别人而且要有效果,还是有点学问的,还是需要学习的。
  首先要有诚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真心实意地帮助人,人家才会乐意接受帮助。读初二时,一个同学因为对学习失去信心,辍学回家。我们几个同学去动员他回来,我们说了许多关于读书的大道理,那同学就是一句也听不进去。我们不灰心,又去了几次,我们不再说大道理,而是真心实意地帮他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真心实意地表示要帮助他补习功课,最后,他回校了。他说:“我被你们的真诚感动了。”帮助人本来就是送温暖,只有真诚的心才能带去温暖。
  其次,要有平等心。帮助别人,最不能怀着施舍的心理,把自己当成救世主。有困难的人,并不都是丧失尊严、人格的人,“嗟来之食”是经常会遭到拒绝的。乞丐缠着人乞讨,那人鄙夷不屑地扔给他一个硬币。我常想,乞丐固然丧失了尊严、人格,但那人在扔硬币的时候,不也把自己的尊严、人格扔掉了吗?古训有“施人慎勿念”,我们给别人一点帮助,应当出自平等心,如果把给人的一点帮助老挂在心上,那你就不是在帮助人,而是在做一笔买卖了。虽然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那是被帮助者的感激之心,不是我们帮助人的出发点。
  帮助人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说,帮人要帮在点子上,最好的帮助不仅要帮人解决燃眉之急,更要帮人自立自强。一个商人遇见一个落魄的铅笔推销员,他给推销员10元钱,拿起了一支铅笔,然后对推销员说:“你和我一样也是个商人。”几年后,两人相遇,推销员真的成了颇有成就的商人,他感激地对那名商人说:“是你给了我自尊。”我想,当年那个商人是很懂得助人的方法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扶贫工作只是财政拨款、发动民众捐钱捐物,这确实也解决了一时的困难,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落后问题。如今,实施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帮助贫困地区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发展经济,变“输血”为“造血”,这才是真正的扶贫,真正的帮助。
  帮助别人无疑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有时结果会适得其反。人们常常惊叹现在娇生惯养的孩子多了,其实这怨不得孩子,过错在孩子的家长身上。家庭的收入多了,生养的孩子少了,家长的溺爱多了,正确的教育少了,想不娇生惯养都难。所以,帮助别人时大包大揽,越俎代庖,这样你也许能享受到助人的乐趣,可是受帮助的人却可能因此产生依赖的思想。那么你就不是在帮助一个人,而可能是在毁掉一个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世上被父母的溺爱毁掉的孩子还少吗?
  我们要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但我们首先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帮助人。
  
  本文能紧扣话题,论点鲜明,内容集中。作者先提出帮助人也需要学习的问题,然后罗列了三个理由,重点谈要讲究方式方法,详略得当。能对一个问题作出分析,这是很可贵的。议论中观点统率材料,材料为观点服务,处理得比较好。
  (指导、点评老师:吴培光)
  
  [素材链接]
  1. 一个小孩儿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在挣扎着,但身体似乎被卡住了,出不来。小孩儿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瘪小,根本飞不起来。小孩儿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上……
  2. 著名歌手丛飞利用自己的演出所得捐资300万,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但当丛飞患胃癌时,他所捐助的在本地已经完成学业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来看他,媒体报道后,其中一个曾接受过他的捐助的学生居然埋怨说这让他们很没面子。丛飞却说别责怪他们,我已经是不需要治疗的人了。
  3. 华农大的一个学生把收废品挣的钱全部捐献给一所希望小学,帮助学生上学,而后自己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一名受捐助的学生得知此事,将自己辛辛苦苦攒的10元压岁钱全部捐献给了她。有人问这个孩子为什么捐这么多钱。孩子说就是做到了姐姐说的一句话。记者问姐姐说的是什么。孩子说姐姐说过:当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你也要学会帮助别人。
  4.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驴》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所有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0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