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像中国红杉那样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邦宁

  从本期开始,我刊将陆续选登我省学生在第三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佳作,希望能给广大中学生读者提供一些借鉴。
  
  据说红杉只生长在陡峭的山坡上。
  世界上的红杉以中国与美国为最佳,但它们还有一个奇怪的不同,中国红杉的树冠是完整的,而美国红杉的树冠却像被削平了一样。学者经过细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美国红杉的树尖很坚硬,中国红杉的树尖则于坚硬中极富韧性。当寒流来袭时,美国红杉只懂得不计后果地抗争,在一次次的抗争中折损,最终被削平;而中国红杉的树尖却在寒风中轻轻摆动,竟分散了风力,最终得以保全!在生物的漫长进化史中,两种红杉选取了不同的生存法则,也显现出了不同的思考方式。结果是,一种不断遭遇削磨,另一种则日渐繁盛。
  其实,大自然并非沉默的智者,他一直在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倾诉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要像中国红杉那样思考。驾一叶扁舟,在生命之河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地奔向远方的地平线,在他冲刷的河床边,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印迹。蓦然回首,竟发现,其实中国红杉的精神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在中国人的心中扎根、生长、枝繁叶茂……
  回首望,望见那一席草床,望见那一身布衣。身为一国之君,却沦为家仆,怎能不悲愤?自己的子民深受凌辱,怎能不心碎?但是,勾践做到了。他挥一挥衣袖,毅然将那不共戴天之仇藏匿于心,毅然将那亡国思乡之苦凝结于志,在凌辱中让悲愤化为挤压生命弹簧的力量,在担忧中将仇恨化为促进鸿鹄之志扎根的力量。君不见凭栏望川思故国,锦绣江山朱颜改;君不见一腔怒火焚心炉,风云再起孰能败?忍气吞声,只为日后的东山再起;时机一到,必将挥刀喋血雪前耻。勾践,让胸中的怒火,焚烧了昔日的屈辱,让思考的韧性,再度闪烁出耀眼的光辉!
  仰头叹,闻得一横乌江啸天际,不见一代霸王闪雄威。垓下虽败威尤在,孤水无奈草萋萋。霸王啊,难道一次战败就消逝了你的雄威?难道爱人的离别就覆灭了你的鸿志?纵使一切随风而逝,纵使一切皆为陈迹,又怎样?只要心不死,志不灭,必将会有东山再起时!谁无虎落平阳日?然而,项羽那颗脆弱的心,那种缺少韧性的思考,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没有了生命的韧性,没有了对噩运的缓冲,就算坚如磐石又怎样,同样免不了消逝的命运。
  万世霜,冰封了心灵的世界,唯有一捧孤单的菊花,只有一处幽僻的桃花源,还残留在这死寂的世界中,犹如那墨黑的夜空中的几颗明星,总能带来一点微弱却充满希望与力量的光芒……云散天开,天高云淡,陶潜依旧眺望远方,思绪飘飞,纵使这官场腐朽不堪,纵使这世间污浊成河。但是,他那一袖清风,却让黑暗胆怯;他那一份淡然,竟让腐朽化为神奇!仿佛划过黑暗中的一颗流星,在一瞬间爆发,虽短暂却留下一瞬的光辉!这是最坚韧的反抗,这是最有力的反抗。每一份镇定都像一把尖刀,在黑暗中积蓄,爆发,又笔直地刺向无尽的黑暗,刺穿了这虚薄的黑暗。他看到的,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田野。
  苦难之于人,犹如狂风之于陋室,巨浪之于扁舟。仅凭着单薄的身躯去抵抗命运的狂潮巨澜,就好像以蛋击石!只有懂得积蓄与爆发的生命,只有富有思考韧性的生命,才会在狂风暴雨中,扬帆远航。中国自古就懂得自然界的这一真理,中国人在品味山川时,便从中得到了这大自然的真理!在他们的心灵土地上,长有一片竹林,一片中国红杉;竹林告诉他们要虚怀若谷,红杉告诉他们要有思考的韧性。
  心灵行走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风雨不停,坎坷不尽,要想保全一颗完整的心,奔向前方的辉煌,就请敞开心扉,在自己的心灵沃土上,种上一棵中国红杉,让它挺立于寒风暴雪的山颠,收获思考韧性的果实。
  就让我们带着一颗完整而坚韧的心上路,冲向前方的曙光!
  
  编者后记
  
  这篇作文最值得一提的应是其立意。面对“像那样思考”这道半命题作文,可选的立意其实有很多,但作者偏偏在众多的角度中选择了“中国红杉”。这便使文章绕开了俗套,并使读者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因为谁也不知道作者到底赋予了中国红杉怎样的灵性,像它那样思考到底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和收获,这些都不是一眼可见的,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接下来,作者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学积累和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为我们一点点揭开了谜底――像中国红杉那样思考,赋予思想以韧性,遭遇挫折时能屈能伸,才能以完整的身心,阅尽人间美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0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