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万祥
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宽松的学习环境、独立的思考习惯、拓宽整体知识面、加强学习兴趣、发展发散思维等方面进行探讨,发掘学生思维培养的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 思维培养 教学探索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授课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不仅要对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这种情况,中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是和实践性的创造活动不可分割的,这也要求课堂环境中,必须有相应的空间留给学生自由发挥。从整体课堂环境来说,课堂教学的内容无外乎听说读写,而在课堂的整体环境中,就是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合理结合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的。而课外环境,同样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通过课后小组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发散思维,同时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教师采用填鸭式教育手段,而学生逆反心理强烈,这一切,都是制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因素。尤其是目前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自主思考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可以说,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进行讨论和交流,那么独立个性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鼓励他们发问和争论,从而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空间。
三、拓宽学生的整体知识面
知识是产生成就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知识面作为基础,很难形成大量的感知对象,这样学生的丰富的形象思维也就无从培养。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与此同时,还应该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进而建立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形成丰富多彩的独立思维。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关注的内容。可以说,学生只有对某一学科有兴趣, 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学好这门课程。正如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对激发学生兴趣作的精辟的阐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心理的研究同样表明,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提升同样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内容之一。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或在课堂中经常用感情打动学生,激发他们的热情,使“教者动情,学者动容”,这样师生感情融洽地把学习当成乐事,从而推动学生思维的扩展;或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诱导”方式,把学生引入思维的境地,形成“教师循循善诱于前,学生孜孜以求于后”的局面,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而不因暂时的困惑失去信心,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稳步地发展;或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矛盾心理,然后鼓励他们去解决疑难,寻求答案;或进行“点化”,在学生“将悟”与“未悟”的节骨眼上,进行“点化”、疏导,使学生思维产生兴奋点……通过上述不同的激趣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善于开动“机器”,独立思考,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重点从课堂基本的教学工作中入手,尤其是对学生的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改造,把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各种因素从他们的思想中剔除。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内容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针对多种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来选择,到底是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学习,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对课文分析、对上课的方式等,无论是任何方面,都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通过思维的发散来积极解决。就像泰勒认为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某种才能,但由于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才能的发展,所以学生的才能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仅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放,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重视,同样是教师进行授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总而言之,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可以说,对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从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出发,重点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生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谢李丽.过程思维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9).
2.俞新建.阅读教学中优化思维训练的方式[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2).
3.邵永康.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4.张丽妹.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