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春霞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目标的第一条,就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目标:“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人文性的阐发主要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鉴赏来体现。反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去,冷静地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新课改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但在阅读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畸形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教学方式陈旧,因此,要改变阅读现状就必须改进阅读教学方式。
一、倡导个性化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阅读的本质,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等,所用的教学方法单一。美妙的文字、鲜明的形象都在教师的解剖刀下深深地睡去,学生也在以教师为中心、先入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师云亦云。面对五彩缤纷的文学作品,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被剥夺,个性、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压抑,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泯灭,最终被雕琢成一个模样,直至完全失去了个性发展的欲望。这样令人窒息的课堂怎么会让人对它产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呢?
新课程倡导个性化阅读,主张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强调让学生的认知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和自己的个体生命成长过程合而为一,重视学生个体通过自己的社会经验体悟文本内涵的过程,这是一种正确的导向。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各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其终身阅读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在与学生共同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我结合作家的另一部作品《合欢树》谈了自己对于史铁生母子之情的理解,又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了对亲情的体验;大家也纷纷发表意见,多数同学认为《我与地坛》中这位母亲太让人感动了,为了儿子,放弃自己,母爱太伟大了。而有位学生的发言得到了我的表扬:“我们应该好好报答我们的母亲,不要像文中作者一样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能这样说证明这位学生已经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来感悟作品了,这正是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结果。
二、倡导创造性阅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造性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重要目标。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已知的东西,而是要将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正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从而唤醒学生自己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发展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强调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鼓励学生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然生成问题的氛围,使学生有“疑”敢“问”, 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就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能畅所欲言。例如,我在讲《雷雨》时,对于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感情这个问题,学生个个都积极思考,又通过讨论和辩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碰撞出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智慧火花。这说明学生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思维在阅读中获得了开发与提升。
三、倡导想象阅读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和向导,巴甫洛夫曾说:“鸟儿要飞翔必须借助空气与翅膀;科学家要有所创造则必须占有事实和展开想象。”学生一旦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也就有了创造性。因此,语文阅读要实现阅读目标还必须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倡导想象阅读。
例如,阅读品味柳永词《雨霖铃》:这首词是作者离开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时,与情人话别所写。全词充满创造性的想象。上阙想象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借寒蝉、长亭、烟波、暮霭构成气氛,可以使人想象到离别时哀伤的心情。下阙进一步想象别后的场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全词正体现了文学创造性的想象的特点。
这里要指出的是即使学生的有些想象是不合实际的幻想,也应在保护的前提下,把他们巧妙地引向实际,而不是轻易否定,简单指责,使学生失去“心理安全”,不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做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还要注意珍惜学生的想象成果。学生在语文课上的一个回答、一个见解、一个观点、一篇小论文、一个好主意,只要具有新意,教师都应加以肯定,并提供展示的机会,对其优秀的成果给予奖励。当然教师对学生想象结果的鼓励和评定,不是随意放羊,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是从一个无序走向有序的生成过程,是让想象由不实际到实际的过程。
阅读是美好的,优美的文字像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一个个故事像一个个天使带给我们无限惊喜。更重要的是,阅读赋予了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梦幻的另一面,从而不再疲惫和厌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语文阅读的魅力定会无穷无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