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大秀

  摘 要:语文是富有人文气息的学科,语文课堂也应当是充满人文气息、充满梦想的课堂。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语文也是理想与感性完美结合的学科。文章将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探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我有一个梦想》 感性与理性
  
  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语文向来是充满人文色彩和理性色彩的。在高中语文的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是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都是充满感性色彩、充满情感的、充满梦想的。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理性色彩和感性色彩的双重角度出发,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既要对文本进行感性的分析,又要对文本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这两个方面来阐释文本,同时能够举一反三,并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素质教育对高中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是高中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笔者将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探讨教学的方法。
  一、举一反三,扩大学生视野
  教条化,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大都按照考试的要求来进行,取得一个好成绩,是唯一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必然会陷入教条化的条条框框当中,教学模式也随之僵硬,学生的视野也得不到开拓,这必然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在素质教育之下,教师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需要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锻炼。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课文主要是以“美国的梦想”为主线,阐述的是“民主、自由、平等”的立国思想,而其中的“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是美国黑人一百年来所追求的全民平等权,是争取与白人同等权利的梦想。在阐述这一知识点的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举一反三,以中国的土地革命为线索,让学生以“耕者有其田”为切入点,讨论几千年来,中国几亿农民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以此来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对中国土地关系有个深刻的认识,能够思考这一具有决定性的历史问题。这样,也就实现了跨学科的教学目标,能够将学生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能够让学生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拓展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课堂活动,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知识性和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许多教师和学生形成的共识。而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教学会出现“缩水”,即只注重结论,而忽视了过程。教师只关注本次课堂传授了什么知识,学生也只关注在课堂上得到了什么知识,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什么效果。这样的教学显然与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放弃功利性的教学姿态,而以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传播者、学生的导师的身份出现。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但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参与思考和推理的过程,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只是简单地接受结论。
  那么,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中,教师如何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力量,享受学习的乐趣呢?笔者在实践中采取了两种形式:一是以演讲为方式,请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梦想。对高中学生而言,正是追梦的季节,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些梦想并不比“美国梦”差。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毕竟只有拥有梦想并坚持梦想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高中学生亦是如此,而且也本应如此。在这一主题下,教师可以按照每人五分钟的形式,来进行演讲,让学生彼此交流,让学生倾听别人的梦想,最后让大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二是让学生总结出人类的三大梦想,并对这些梦想进行探讨,讨论其梦想成真的可能性。比如,登月,这是人类的梦想,尽管美国在几十年前已经实现,但是作为中国而言,这依然是一个梦想,同时也是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梦想。那这样的梦想,中国是否能够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如果能,那是如何实现的?如果不能,又是因为什么问题?在这样的话题之下,学生可以自由探讨,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讨论别人的观点。通过这两个活动,课堂的氛围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到了激发,教学的效果也较为理想,最关键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多种教学方式下,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形成相互讨论的氛围。
  三、对梦想的本质进行理性思考,正确对待自己的梦想
  如前所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对许多人而言,梦想终究是梦想,很多时候都很难实现。特别是对高中学生而言,怀揣梦想,但是时常被现实所困扰,这也是高中学生情绪不稳定,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较大起伏的原因。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这种心态进行有效的探讨,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梦想,正确地处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总之,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多维度的思考,从各个方面启发学生进行探索,达到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还要使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获得不同的启发,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正确地处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这是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之一,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选择和确定,以便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书平.浅谈如何搞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青年文学家.2009年14期.
  2.陆美玲.对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2009年1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