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亚梅
近年来,读书为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书香校园”、“亲子阅读”、“亲近母语”、“海量阅读”等等,无不彰显用书籍滋养学生的良苦用心。但是,我多次对各年级的学生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发现真正喜欢阅读的不到50%,具备一定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则更少了。究其原因,学生读书被当成一种任务、一种作业负担,比如,读书须做“读书摘抄”,必须在什么时间内读完哪些名著,写读书心得,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主题会,这些做法的用意是为了促进学生读书,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太功利、太急切,伤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学生读书,应当满怀兴趣。只有满怀兴趣,读书时才能够全神贯注,并在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对书中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才能够快速而且牢固;如果学生对书没有兴趣,自然会把读书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只是消极应付,读的时候肯定不会动脑筋,当然学到的东西也很少。因此小学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就是要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教材便是学生学习语文最直接、接触最多的文字材料。因此,扣住教材,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途径。
趣味性很强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这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刚刚入学的新生,往往对新教材爱不释手,新课本一发下来,学生就会贪婪地翻阅,甚至会忘记了吃饭睡觉,读完之后,还会喜欢讲给别人听,会根据书中的动人情节讲得眉飞色舞。不可理解的是,一旦回到课堂上,在老师带领下学习课文时,他们的表现却完全是另一番样子: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倾向于满足解答老师的提问,而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学不到什么东西或学到的东西很少。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读书的兴趣,或者说是教师没有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正确地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不是简单地搞趣味主义,更不是用噱头来追求课堂上表面的热闹,而是要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地从教学的内容出发,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想法吸引学生,唤起他们的兴趣。
一、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
学无所得或所得甚少,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心中无数。心中无数就会造成教学的深浅不当。过深了,学生无法接受;过浅了,变成旧知识的重复,这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低年级识字教材中的“遍(一遍)”,“遍”字当量词处理学生容易接受,让学生数数某些活动的次数(如读一遍、讲两遍、写三遍),学生是十分乐意的;但如果离开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讲什么“遍地”“遍身”“漫山遍野”“寻遍”,学生就可能坠入“云雾山中”。又如三年级教“疲”“辩”两个字,应该让学生凭自己的识字能力或利用识字工具自行掌握,如果也像一年级那样由音而形,由形而义,甚至大讲笔画笔顺、偏旁部首,这就造成了多余。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无意义的劳动当然不会产生兴趣。有经验的教师都把指导学生预习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预习,可以发现哪是已知的,哪是未知的;未知的,哪些靠自学解决,哪些需要求助于别人。教师从中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智能状况,据此决定教学的深浅详略,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所急需,也就能启发学生的读书、学习兴趣。
二、教学必须让学生自主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语文教学法的基本观点。亲自实践是一件乐事,特别是当实践取得成果时,内心会得到很大满足,学习的信心会进一步增强。与此相反,不经自己咀嚼而靠教师嚼烂后毫不费力地吞下,是绝不会尝到甜头的。语文教师必须相信,语文课是工具课,读写能力的提高靠实践,眼到口到心到,多读多写,才能有效地掌握这个工具。有些教师不是这样,他们迷信自己的满堂讲解,而不是让学生读懂想通,学生失去实践的机会,课堂上无用武之地,自然谈不上什么积极性。要改变这个状况,教师就要把时间交给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些问题即使学生理解有困难,也要让他们尽一切可能进行讨论,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有好处的。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一位老师引导学生就父亲是否失常进行讨论。在研读课文相关内容后,学生抓住“重复说话”“只有一个念头”“挖了38个小时”“双眼直直”等词语,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失常与没有失常。紧接着,老师继续激发学生依据文本,一一予以陈述和辩驳,在激烈的辩论之后,学生形成共识。“重复一句话,是渴望别人来帮助他。” “他想救出儿子的愿望太强烈了,所以他用这句重复的话既能够挽回一些时间,又能够体现他的心情。” “当时他没有考虑其他的,就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我的儿子在等着我’, 他的精神里只有‘我的儿子在等着我’。”“这种信念支撑他并点燃了他的爱之火,这把火是浇不灭的,这样才使他连续挖了38小时。”“我认为人体内有无限的潜力,父亲十分爱自己的儿子,这时,他人体的潜力被激发了出来,那么他就有了超乎寻常的意志和力量,所以,我认为这位父亲不是失常,而是超常。”至此,关乎“失常与没有失常”的争论似乎到此告一段落,但学生读书的兴趣却在这争论中延续了下去。
三、教学必须灵活处理教材
在教学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本来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整个学习下来却变得枯燥无味,字词句篇的罗列、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的分析等等,把有血有肉的课文教成死记硬背的单项知识。别说对儿童,就是对成年人,这样的教学恐怕也是很难唤起兴趣的。
要唤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就必须充分利用课文的魅力,让学生把书读活。教师必须巧妙地处理好思想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把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紧紧揉和在一起进行教学,使语文成为有生命的东西。学生阅读课文,常常满足于对情节的了解,阅读一两遍后就没有劲了。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必须在初读、细读、精读的各个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必要的提示和讲解,尤其对那些在阅读中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要作画龙点睛的解说。有位老师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这段时,巧妙地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教学,对我们启发很深。第一,默默地读,细细地想,这段文字中哪里最打动你?第二,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觉得自己轻了起来,慢慢地飘起来了。此时,嫦娥会想些什么呢?第三,可作者为什么没有把嫦娥的心理写出来呢?第一环节,让学生触摸文字,做好铺垫;第二环节,由浅层次的理解,向人物的复杂内心过渡,激活学生的个人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揣摩嫦娥当时的情感状态,既合情合理,又展示了自己的独特体验;第三环节,从写作的角度引发学生讨论,如果说前两个环节着重于“情”的话,那第三环节就是着重于“理”了。如此情趣盎然、情理交融的读书过程,学生怎能不喜欢呢?
四、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多变
虽然课程改革十年了,但是在教学中不难发现,程式化教学还是很普遍。三段式或者五段式是教学一篇课文时最常用的模式。三段式就是:1.通读课文,教学生字;2.分析课文,逐段细讲;3.全文结束,总结归纳。在教学结构上就表现为:第一课时肯定是:1. 导入新课,2.通读全文,3.学习字词,4.重读课文,5.练习字词。第二课时在“分析课文”时又大多是逐段“对话”,归纳段意,指出写作目的。第三课时则是完成一些“补充习题”、“作业辅导”性质的课后作业。这样真可以说是千篇一律,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灵活多变才会激发兴趣,学生对机械的重复是没有兴趣的。因此,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组织教学时突出变化,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的。比如,我们一直都在提倡语文课要有拓展、延伸,如何进行呢?一位老师在执教《赤壁之战》一课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和丰满周瑜的人物印象,而将古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运用进来:“同学们,周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有许多古诗词是赞美周瑜的,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看……”这位老师飞快地在黑板上写下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诗句。在大致解释后,又说:“同学们,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古诗词中是很有名的。老师写的这句话,把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都浓缩其中,可谓言简意赅,这就是经典的智慧所在。”学生啧啧称奇,兴奋地读了起来,他们为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气度而折服,更为经典的魅力而感叹。课已结束,学生还在朗诵背诵,那种认真令人欣慰不已。
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教师除了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外,还必须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实际的前途、理想教育,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即使他们有时候对某些课文内容或者读写活动不直接发生兴趣,但当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或者任务时,正确的动机会支配他们去坚持读书,并逐步形成毅力和恒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