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书,照亮学生奋进的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自习课上,我一句“今晚自习课,阅读”,学生们一阵激动,小脸上泛起轻松畅快的表情。
  读书,已是他们枯燥高三生活的一缕春风。欣慰,孩子们或叛逆或进取,但大约都喜欢读书的惬意与自在。看看讲台下已进入阅读状态的学生,瞅一眼找不着阅读对象,但很快也进入状态的个别学生,我的心也随着安静的空气平静起来,偶尔一生个翻书声,也显得那么安静。我拿出笔纸,写下我在高三路上,与孩子们共同行走的感悟。
  东坡诗里,我极喜欢“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总觉得,里面蕴含着很多形而上的意韵。而这,正是对于18岁青年人的有别于他人的地方。无论他们读书是为了那一个分数,还是为了调节紧张的生活,而我认为“气自华”,是让他们奋进的!使他们勇往直前冲向未来战场。
  读书的目的,也常被读书人表述得极为庞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似乎书读好了,便可经天纬地。但我更愿意相信,当下,对于这一群十七八岁的热血青年,读书最大的功用,只在于“修身”。修练自身:通过读书求知,构建自己的精神大厦,以抗衡学校之外的物质诱惑。“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哪怕现实再艰苦,读书也能让孩子们心中永存清流,浮华身中不安。
  于优生。读书,积素材,达情理。通过阅读让他们感悟自身之外的人生故事,体会别人的情感、人生道理。语文的学习无非是“阅读”与“写作”,对于班上语文前十名的学生,要求每天读一篇文章,或小说,或散文,或小品,再或一句格言,閱读形成习惯。接下来便是写作了,一周3-5篇读书心得。心中有故事,笔头有感情,卷头便有分数。
  于差生。读书,拿别人的经历来丰富自己的阅历。通过阅读,平浮躁之心,安平静之神。对于语文九十分以下的学生。要求每周读3-5篇文章,或课内,或课外,不求多,但求读后有思考。守得住一节节课,持得住一份份作业。从此不再“井底之蛙”,从此不再怨天犹人。懂得感恩,懂得珍爱。
  于学困生。努力去阅读别人的生活,为即将走入社会,提供一些生活体验,不拘于课堂,只要在阅读,在思考,都为他们点赞。读书,拓宽人生路,拓展视野,人生处处是春天,过好当下每一天,努力奋进每一个明天。无论将来金榜题名,或是名落孙山,无悔我坚持过,奋斗过。青春,不只一种色彩,十八岁,也不只一面。
  学校的教育,基础便是德育,“文以载道”,我认为是读书应该承载的责任。说教不如传教,言传不如身教,从读书中来。书读多了,明事理,懂感恩;晓大义,重生命,规范自身行为,也就是如呼吸一般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读了两本有关“阅读教育”的书,记起书中引用台湾诗人周梦蝶的诗歌《燃灯人》——突然间灵光乍现:我们,都是燃灯人!要做燃灯人,自己得先有光明,就像要做播种人,自己得先有种子。光明从何而来?自身的修炼:大量阅读,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一个有着丰富阅读体验的教师,一个有着丰富阅历见识的教师,或许更能胜任教育者的工作,更般配“教书人”这一称谓!
  校园书香飘飘,在校园里呼吸书的芳香。打造书香校园,让孩子们都浸润在文化的氛围中,懂礼仪,明理想。在书香的校园中,如闻鸟语花香,如饮清泉甘露,如啖美食佳肴。心平、气静、志更坚,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进。
  读书,我和我的学生们一直行走在路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