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原来寺里好读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朝诗人王播有一首诗,常用来说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王播少时家贫,倚居寺庙读书,天天跟着和尚一起吃饭。寺里吃饭靠敲钟通知,王播一听钟声就知道又开饭了,书本一丢,吃完再回来用功。时间一长,寺里的僧人就想把这个白吃的赶走,于是把饭前钟改成了饭后钟。王播明白了,于是在壁上留诗一首,卷铺盖走人。二十年后,他做了节度使,故地重游,发现当年题的诗已经被碧纱笼罩上了,不禁大发感慨,提笔写道:“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阎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其实,和尚的生活也很清苦,如果读书人都来白吃,他们也供应不起,所以,其做法无可厚非。但话又说回来了,王播为何要到寺庙里读书呢?
  一是因其家贫,另外,借寺庙读书也是古人的一种习惯,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比如唐代名相狄仁杰,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但家境贫寒,父母就把他送到本地的寺院寄读。寺院住持很有文化素养,对狄仁杰也很看顾。狄仁杰不负父母住持的苦心,足不出寺,日夜攻书,十年后终有所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也一度在寺里读书。他幼时丧父,母亲改嫁,尽管继父对他很好,但他仍然选择离开家,去村里的寺庙读书。后来他又到睢阳的一座庙里读书,这里有许多进学之人,一次真宗皇帝出巡路过那里,很多人都跑去一睹“天颜”,只有范仲淹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啥不去看看,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范仲淹回答说:“将来金殿上再见也不迟。”后来他果然考中进士,成为名相。
  有个奇怪的现象,好多在寺里读书的人,后来不仅有了大出息,而且多数不是做了高官就是考中状元或成为名家。明代的张元忭,少年时身体瘦弱,喜好读书,寄居绍兴香炉峰寺中,埋头十载,在隆庆年间考中状元。清代的李周望出身名门,父祖三代皆是朝廷重臣,他进士及第后长期担任教育方面的官员。年少时,为了应试,他曾躲到离家较远的蔚州玉泉寺苦学,在他的诗作《玉泉寺》中有句“地幽人迹少,树密鸟声多。”大约地幽人迹少是他选择此地读书的主要原因吧。而他的老师,曾做过康熙年间刑部尚书的魏象枢,也曾在这里读过书。
  元代画家王冕出身农家,小时候在寺庙里干杂活。有一天借到一本早就想看的书,但白天太忙,只好晚上借着佛殿里的长明灯读书。南朝第一才子,文学理论家刘勰小时候也曾在南京的定林寺里借佛灯读书,还惊动了寺里的和尚,以为闹鬼。后来他拜高僧僧祜为师,帮助僧祜整理著作。晚年更居于寺中,专心佛学。
  大名鼎鼎的郑板桥小时候也常跑进寺庙里,借着佛灯读书,有一个雪夜因为读书太晚,大雪封门回不去,还睡在了庙里。成年后,郑板桥还十分留恋儿时古庙读书的经历,他在给朋友陆伯仪的信中说:“尔时读书古庙,深更半夜,谈文娓娓不去,虽天寒风劲亦不顾。有时一人燒粥,一人斧薪,以豆子下粥,大啖大笑……或短衣骑狮子脊背上,纵谈天下事……今一念及之,古庙无恙耶?石狮子无恙耶?谁得再与我古庙谈文?谁得再与我在石狮子背上论兵?”从这段叙述看来,郑板桥是和小伙伴一同在古庙里结伴读书,不仅读书,还谈论世事,十分快活。
  以上是史实,小说戏曲中记载的类似故事更多,比如《聊斋志异》《萤窗异草》等,书生古庙夜读书,狐仙女鬼来相伴,演绎着一幕幕奇异又浪漫的故事。
  古人为何愿在寺庙里读书呢?细究来无非以下几点原因,一是佛门清静,可以避免亲朋好友和俗务的干扰。二是佛门为空门,这种清心寡欲的氛围有利于读书治学,涵养心性,吸收知识,萌心悟道。三是自唐宋以来,佛学与儒学结合日益紧密,学术互通,交流相长,好多文人学士官员名流都与佛道之士交往密切。比如道士吴筠、陈抟,僧人贯休、姚广孝、无可等,而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人更是信佛奉道,身体力行。这就使得本是槛外的僧宇变得不那么神秘遥远,而能为世俗之人所亲近。而它毕竟又是方外之地,所以又难得的清静,不仅静耳还可静心,很适合读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6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