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结合 透视人物心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万日平 徐良观
郎加纳斯说:“形象有时也被称为内心所见的状貌。”这就告诉我们:人物性格特征是人物心理的外在显现。所以,分析人物形象还得很好地分析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才能更好地透视人物心灵,加深对文本的阅读感悟。
那么,如何解答好人物心理(或心情)分析类的试题呢?
一、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
记叙文对人物的描写、塑造往往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或情节来进行,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动词、动作或表情。都是作者精心思考后加以选择用来表现人物的,因此,阅读记叙文时要认真思考、分析它们的作用。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境,锁定相关场合,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从而分析出人物此时的心理。如[2008年河南卷](《六个馒头》阅读)第10题:第③段a处和第⑥段b处加着重号的词语分别表现了女孩子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a眼眶红了:b眼圈红红的。
本题考查的是在具体情境中对人物的心情、心理、性格的分析。从第三段的前后内容上来看,女孩子要带馒头去春游的话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她受到刺激,脸通红通红的,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买回馒头时低着头做贼似的跑回宿舍,直奔自己的床,迅速装进袋子,此时她又听到了同学们的小声议论。从这些内容上来看,女孩子对自己家境贫寒、只能带馒头去春游并且害怕被同学们看不起而感到自卑、羞赧、难过,这就是她此时的心情。从第六段的前后内容来看,同学们借口吃了女孩子的馒头而要回报,邀女孩子一起吃饭,使她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善良和真心的帮助,尤其是用这样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她的尴尬,保护了她的自尊,这使她很受感动。
参考答案:a自卑而敏感的她觉得同学们在背后议论自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里很难过。b领受了同学们善良的帮助,感动、感激。如果我们把b处答成“高兴”、“激动”、“快乐”,那就不准确了。
二、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
记叙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描写自有作者的一番苦心,更是具有一种画龙点睛之妙。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发展和结局,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描写的别具匠心。从“人物在整个事件中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或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如[2005年河南卷](《父亲不写信》阅读)第8题:第⑤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从上文看,父亲曾为第一年儿子未考取大学而卖掉家中的毛驴,给儿子一沓钱,让其复读:当儿子把大学录取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中时,父亲没有表现出更多的高兴,而是喝了许多酒。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善言辞的父亲对儿子考取大学表现了由衷的喜悦和欣慰。从下文看,儿子临去大学时,父亲特地从百里以外的培训班赶回来与儿子告别,这时他去培训班才两天。读大学后,他每次收到儿子的信都乐得像个小孩子似的,还天天看郑州到兰州的路线怎么走,天天看兰州的天气预报。这些都表明父亲爱儿子,但却不善表达。
参考答案: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这是不善于表达的父亲的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
三、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
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人物外在的表情动作来显现。因而我们在分析人物心理时,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或心情)。如[2008年太原卷](《水家乡》阅读)第19题:结合加着重号的词语,说说小说中两处画直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陈瞎子怎样的心情?第①处:陈瞎子逢人便讲,我的鹰王逮住了鱼王,奶奶的,六十多斤呢!看着他独眼里抑制不住的光芒,我也用翅膀覆住白鸬,在儿女们的欢呼声里柔情地啄着她的脖颈。第②处:一边梳理我脏乱的羽毛,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老伙计,你走吧。天快冷了。你飞到南方去吧。淀子里建了个旅游岛,再不去,你就会被我卖到那里供游人观赏了。
这两处都运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这里的人物外部表情动作语言的描写无一不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第①处:鸬鹚捕获了花头鱼王,陈瞎子激动地到处炫耀,这个句子表现了他自豪(或喜悦)的心情。第②处:陈瞎子不得不送走鸬鹚,“絮絮叨叨”表现了他对鸬鹚的难舍难分,这里写出了他矛盾(或无奈)的心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6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