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循“一”积累多用之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仲玉梅

  作文素材不在多,而在精。试想,课堂上学了那么多课文,课外读了那么多美文,考场上提笔作文时又能想起多少?所以,平日要积累能“多用”之“一材”。这“一材”当然不能是细小、芜杂的,必须是大而化之、寓万于一的典型素材。
  独特的“这一个”“我”。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我”是唯一的“这一个”。作文要“我手写我心”,“我”的生活是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所以,整合素材的首要任务是梳理这十多年来“我”的生活,撷取没有“风化”的记忆,诸如“我”经历的喜怒哀乐,“我”的亲情、友情故事等;亦可由此编辑写成“我”的小传。近年的高考作文题“我能”“与你为邻”“我生活的世界”“我与故事”“找回童年”等涉及的素材“舍我其谁”呢?
  “我”欣赏的一个人。拿出粉丝对偶像的热情去关注“我”欣赏的人,能“爱屋及乌”地搜集和他(她)有关的素材,亦能在作文中和他(她)侃侃而谈。这个人可以是当红的明星,可以是彪炳史册的古人,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也可以是身边平凡的小人物。诸如诸葛亮、谭嗣同、觉慧、姚明、周杰伦等,他们身上的“金子”都能在作文中“闪光”。
  “我”常读的一本书。阅读是作文最直接和最丰富的素材源,但不能一味沉溺于时文的快餐,那只是浮光掠影。应该享用的是“大餐”――至少要熟读一本经典(名著、传记、作品专集等),并能做到“刻骨铭心”。高三是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阅读一本新书的,即使读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读透;所以最好是把以前常读的一本书拿来重读,像《三国演义》《红楼梦》《莎士比亚戏剧集》《高老头》《热爱生命》等,这类书信息量大,底蕴深厚,再三、再四读之都会有新的发现,作文时则可以依托书中人物、作者思想表达自我的新认识。
  “我”常思考的一个问题。“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除此,白日神游、夜晚不寐之际,还常常思考什么问题?是人性的美丑、生活的意义、中国的未来还是世界的和平?因为困惑,所以才会努力探密这些问题,考场作文若能呈现对某一个问题长期思考的过程或结果,理性的光芒一定会得以投射,从而赢得阅卷者的思想共振。
  作文素材积累就需要这样的循“一”而觅;还有我喜爱的一项活动、我爱看的一部电影等,由此“一而二、二而三”,用“一”串起素材的散乱“珍珠”,从而连缀成精美的“素材链”。考场作文时,可视具体需要再灵活剪裁、巧妙嫁接,真正做到“一材多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8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