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返经典阅读之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鲁

  声讯时代,大多数人追求的是流行阅读,快餐式阅读。这些阅读使我们获得的是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而不可能进入大脑,沉淀于心。有许多人已经看到了,流行阅读只能使人们获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真正的文学和文学阅读,都应该是进入一种境界,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和本能化的交流。即如目前被宣扬得沸沸扬扬的“网络文学”,其实大多数并没有给我们的社会和人生带来什么严肃和深刻的思考,而只是一些私人话语的无序展示和群体语境的重复交流。那种网络文学必将取代传统意义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的说法,只是声讯时代的一个神话。
  事实的确是,声讯时代的大部分与流行、时尚相关的阅读,都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对我们来说,这同样是一场“瘟疫”。
  总之,我们的文学在这个时代面临着危机。每一个有点文学修养和文学良知的人其实都感到了这种危机。
  文学其实正在远离文学。
  当所有的文学成了“速成”的东西,也就同时决定了它的“速朽”的命运。
  唯一的抵抗方式,我认为就是我们今天谈论的这个话题:应该重返经典阅读之乡,应该“重读经典”。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俄罗斯一直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国度。据说,不同的年代里(即使是战争期间),人们从未放弃经典阅读,甚至集体农庄的农妇,都可以为你背上一段普希金的诗或契诃夫的剧本台词,国民素质一直很高。然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这么好的阅读传统在俄罗斯(苏联)却渐渐式微了。流行阅读代替了经典阅读。结果是,人们的精神状态日趋萎靡,社会风气急剧败坏,到最后,整个国家也解体了。有识之士总结说,毫无办法,这是必然的结果,意料之中的事儿。因为,老一辈俄罗斯人,都是读着普希金、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所提供的精神养料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心灵坚强、宏大、高尚,而现在的一代人,不读这些作家的作品了,没有这样的精神养料了,所以也就有了这样的结果。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样的社会,产生什么样的畅销书;反过来看,什么样的畅销书,什么样的阅读,也产生什么样的社会。
  苏联的这个教训是应当记取的。
  流行阅读所提供给人的东西,哪能和普希金、果戈理所提供给他们的精神养料相比呢?那是一种天壤之别!
  美国人是聪明的。他们也许正是从俄罗斯的经历中得到了启发,引起了警惕,所以他们这些年一直在倡导阅读经典。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美国为什么这样搞?当然意在培养新一代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学艺术素养。他们是要以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去帮助新一代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自然,在这种经典阅读的同时,他们也并不排斥对流行阅读和声讯、光影的亲和。但亲和之中他们却有了一种“抗体”。他们有了对古典美和现代美双重的敏感和认识判断能力、接受能力。
  而我们呢?
  我们当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必须尽快地重返经典阅读之乡。只有从经典阅读中,我们才能获得一种抗体,抵御“瘟疫”。
  
  名篇品读:
  急功近利的浮躁世风,在阅读中表现为盲目趋时,猎奇求异,它只能得到一种短暂的心理满足,而不能作用于心灵世界,服务于人格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重返经典,借此改造贫乏与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创新自我与世界。
  责任编辑/心 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9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