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慧娟
在如今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经过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我认为只有在教师富有伸缩性、灵活性的教和学生自主、自动的学,并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练,才能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该首先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使自己具备创新素质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土壤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注意如下几点:
1.自主学习,掌握策略
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策略、方法都是可教的,教师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只有不断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不断地发展,并由主动学习发展变为自主学习。在此,需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很多,例如,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搜集查阅有关资料等。这个环节里,我在每次课的前一天甚至前几天都会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自学,主动解决一些能够解答的教师精心布置好的预习要求;总结好不懂不会的知识点及疑难问题。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培养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高自学能力,如何查阅有关资料,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达到对新知识的初步掌握。
2.展示目标,布置任务
即教师揭示课题,展示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也为反馈提供依据和参照。在布置任务前,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教室的多媒体广播优势,有针对性地展示出精选出来的计算机优秀作品,以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然后教师布置出精心设计好的本课的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这里的关键点是教师在设计每个任务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几点:(1)要紧扣学习目标,联系预习要求。(2)要面向整体提高,关注个性发展。(3)要符合学情特点,贴近学生生活。
3.小组交流,问题筛选
学生分组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每一小组内的成员体现合理的差异性,通常根据性别、才能倾向、个性特征、特长爱好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而建立4人左右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各小组之间的水平大体均衡。“组内异质”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奠定了基础;“组间同质”可以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公平竞争,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激励创造条件。
4.分组实践,开放练习
这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时间,要给学生留出一块独立创造的空间。学生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探究创新、知识构建并内化的过程。这个环节,学生以小组方式互相协作、主动探究、积极实践,结合教师先前布置的任务,选择最佳方案实施操作。在整个探究实践中学生都处在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状态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场外的“指导”位置,及时对各小组出现的疑问作出应答。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相互交流,协作学习的能力。
5.作品展示,学生评述
这是一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环节。信息技术课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每节课都能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形成一件件的电脑作品,教师注意安排出一定的时间,通过网络广播将各小组的作品分别呈现给大家,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个过程挑选出“最优秀”的一个,让小作者们把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大家共享,其他同学如果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也可在此提出来,使该作品更趋于“完美”。这是一个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乐趣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学生自我反馈和再认知的过程。教师此时的作用主要就是组织好学生的评价活动和评述过程。
6.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这个过程旨在将知识和技能系统化和概括化,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归纳的过程,加固知识的内化。教师注意在归纳的同时有意识的将知识升华,或提出新问题、或展示新作品,引起学生思维的新的迁移,从而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事实证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的优势,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知识,在合作中共同提高,在实践中巩固创新,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5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