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 描写 波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功发
【学生习作】
今天早上一起来,窗外一片白茫茫,我以为是幻觉,仔细一看,原来是下雪了。现在已是初春,竟然也会下雪,天气真是怪异。
( 看第一段就可知道,这类文章修改价值极大。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句与句之间是连贯的,应该是及格略偏上的文章。这篇文章存在的问题很有普遍意义。八个分句,只有第二句算是描写,其他则都是不含情的叙述和缺乏深度的议论。如果一篇记叙文没有细致入微的描写,无论如何都是难成功的。)
窗外,田里、屋顶上、小路上一片白茫茫,雪花纷纷扬扬地往下飘。
( 这一段应该紧跟在上段第二分句后。角度还要再多些,以写出雪后的自然界妩媚动人的一面。词语的积累还太少,写雪写景的词语应该是很丰富的。作者第一自然段用了“白茫茫”,这里还是“白茫茫”,这就不妙了。建议有意识地去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再说,第一段已经用议论性的语句结尾了,这里又重新开始写景,从思路上来说,是不合适的。)
我和郑宇驰、戴博来到楼下,雪有十厘米厚,我们决定打雪仗,他们两个一组,我自己一组。
( 开始写中心事件了,但也只有平淡的叙述。为什么要打雪仗?为什么要这样分组?都是可以写的。要使记叙生动,就要在扣住主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的描写,满含情趣地描写。)
战斗打响了。戴博和郑宇驰拿起雪球就打,还好我有防护墙,我马上躲在墙后面,他们没有打到我,我马上拿起两个雪球斜砸过去,他们来不及躲避,被我打中了,他们马上反击,拿起雪球就打,突然,他们停止了攻击,我以为他们没雪球了,冲出墙就打,没想到他们就在墙边,就等我出来,我一出来,他们马上把准备好的雪球扔过来,正好打中我,我也把球扔过去,打中了其中一人。
( 文章写了两个回合,从主观上来说,作者是想写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的。但是因为缺少要把记叙写生动的意识,也没有这方面的方法和能力,所以一个很有趣的题材被“糟蹋”掉了。如果在“战斗”的每一个环节加进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文章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如果把这件事设计成几“折”,在每一“折”内,在“折”与“折”之间刻意地加进一些“波澜”,文章的可读性就大大增强了。)
由于他们一组两个人,我们组就我一个,由我失败而( 把“而”字删去,文章更简练)告终,不过这场雪仗真是有趣。
( 好的记叙文,有趣却不会出现“有趣”二字,有趣都在字里行间,在各种各样看似不经意的叙述和描写中,在各种精心安排的细节中,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有趣”二字是要读者读完全文后自心底发出的。本文作者自己站出来说“这场雪仗真是有趣”可惜读者却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有趣”。这篇习作,要求是不少于600字,但实际只写了300多字,没有学会把记叙写生动也是重要的原因。)
【点评】
写一件事像记流水账,平铺直叙,叫人没有兴趣继续往下读,这是初中学生记叙的通病。如果有意识地把叙述的内容分解成若干小块、多个侧面,再对它们一一进行描写,写出细节,写出过程,通病就解决了一半。
譬如,待改例文中的前三段,用这个办法来修改就可以成为下面的文字――
今天一大早,房间里就显得特别亮堂,睁开眼,窗帘并没有换过呀!因为好奇,放弃暖了一夜的被窝,慢慢地走到了窗边,感觉格外寒冷。拉开窗帘,啊,真叫人激动。江南初春的雪景展现在我的眼前:霰雪飞扬,满山的林木隐进漫天飞雪中;粉墙黛瓦;积雪将蜿蜒的小路勾勒得黑白分明。雪的点缀,衬出了江南骨子里的柔美。
穿好衣服,我便向楼下狂奔,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一片片晶莹剔透的六边形雪花从天上飘然落下,像一个个优雅的天使。我用手接住一片,任其在手心融化,享受这沁人的冰凉。就在我陶醉在这美丽的雪景时,我的几个同学也下来了。我脑中蹦出一个念头:打雪仗!我把想法一说,大伙都赞成。当即分组,郑宇驰和戴博像事先说好似的,非要一组不可,没办法,我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和他们打“游击战”了。
因为对叙述的对象作了分解(原文中是四个环节――起床、见白、下雪、议论,改文是八个环节),它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多层面的;因为每一处都有意识地改叙述为描写,在这段并不很长的文字中,依次出现了景物、心理、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叙述对象留给读者的就不抽象了,形色味、长宽高无所不有。墨分五色,雪呈七彩,一个概括的意象变成了多个具体可感的意象,从而唤起了读者心中白雪覆盖下的山、林木、墙、瓦、小路等许多美好的记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也不再是平面的图景,而是立体的图画。这样的一幅图画勾起的记忆是活的,有事有人,有思想有动作。随着阅读渐入佳境,文章的各种美也就不断地显现出来了。读文章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由雪景到决定打雪仗,因为在叙述中加进了各种描写,这个过渡也显得比原来自然顺畅得多。
情节安排的波澜起伏是使记叙生动的又一良方。如果作者极力避免情节的平直发展,极力创造出情节的起伏、变化、曲折,以反映出事物的复杂性、丰富性,就可增加记叙的生动性,也就可以使记叙增加吸引力,获得读者更多的关注。
同学们都熟悉的《西游记》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一节,读者对这一节的文字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情节安排的起起伏伏。
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前有火山阻路,不能前进。(伏)
可探听得,芭蕉扇可以熄火。(起)
罗刹女因“害子”之仇不借扇与孙悟空。(伏)
孙悟空得“定风丹”钻进罗刹女腹中强借芭蕉扇。(起)
悟空千辛万苦借来的扇子是假的。(伏)
变作牛魔王,又骗来了真扇。(起)
骗来的扇子又被牛魔王骗去。(伏)
如果文章写孙悟空一去就顺利借到了芭蕉扇,灭了火,师徒四人过了火焰山继续西行,谁还有兴趣往下读呢?
上文的习作如果把情节作些修改,使它变成这样一条情节线,可读性就大大增强了:
开打――猛烈战斗――暂停――潜入敌营――出其不意出击――悄无声息――陷入圈套――顽强抵抗――落败
“文似看山不喜平”,道出了古今中外所有读者共同的审美心理,在构思文章时,我们就要设法让情节出现波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7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