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第二节 写景抒情散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内涵点说
  写景抒情散文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独特情感以及生活体验的一种散文形式,融情入景、寓情于景是其基本特征。写景和抒情是这类散文的两个要素,或由情而景,或由景而情,都是构思行文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或者先生发了某种独特的情感体验,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寄予感情的景物;或者受到景物的触动,通过描写和分析提炼出深刻的感悟。不论怎样,景物的描写,最终是为了表达情感,烘托情感,单纯写景不是散文而是说明文。
  
  ※方法例谈
  1.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自然能够感触到景物的内在气质,并以此传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段著名的文学佳话,说的是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都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作文,结果俩人写得风格迥异,各有千秋。面对怡人的秦淮美景,二人的感受却不相同:朱自清很迷恋,俞平伯却感觉到陌生。他们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受,从而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
  2.描写景色要抓住重点,层次分明;表达情感要融情入景。如何描写景物,如何在景物描写中充分寄托情感,这是这类散文写作的难点。再说这两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在景色描写的处理上是各有侧重的。既然是游览秦淮河,那么眼里见到的景色是非常多且杂的。描写什么景色,怎么描写呢?朱自清先生选择的景物是船、水、桥,而俞平伯先生选择的则是船、桥、灯火、灯影。选择的景物不同,但是描写得都层次分明,自成一体,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不同的景物表达出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读者从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感觉到的是对秦淮河的感性迷恋,而从俞平伯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的则是其对古今秦淮河差异的冷静反思。
  3.要充分运用表达技巧,写活景物。在描写景物时,可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修辞技巧等来状摹景物,把美的感受巧妙地传达给读者。在句式上,可以长短句结合,营造出节奏美和韵律美。在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有这样一段:“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服了;但是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我于是憧憬着贴耳的妙音了。”这样的描写,将我们带入了当时的情境中,不自觉地引发了我们的联想。而在俞平伯的文章中:“小船儿载着我们,在大船缝里挤着,挨着,抹着走,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用几个动词,就巧妙地传达出了独特的意境,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例文精批
  夏日草原
  文/席慕容
  若是问我,每次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地到了蒙古高原,最想要做的是什么?
  我一定会说,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好的事了!
  有过几次,正当七月,刚好经过蒙古国中央省或者近库布斯固勒省境内那些辽阔美好的草原,我只求能赶快下车走路。
  从来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了!
  首先是视觉上的舒展。
  我们的眼睛可以望到无穷远。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开阔到无趣的地步,相反地,她总是有着和缓而优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动荡的海浪,又像是转侧的女体。这里那里总有一些圆润的隆起,总会引诱你想稍微快走几步,好登上眼前这座基地广大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么新的动向和美丽的线条。
  即使有时在更远处真的有比较高大的山脉,那和草原连接起来的山坡坡度也不大,无论是步行或是骑马,都可以从山下从从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也铺着有如地毯一般的绿草。
  草原是广大的圆周,苍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测的穹顶,以无限宽广的弧度覆盖着大地,而我自己这小小的身体,就是这片天地的圆心。如果我把身体做360度的旋转,那极远处微微起伏的地平线也绕着我转一圈而无始无终;也就是说,无论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旧是这个广大圆周的唯一的中心点。
  然后就是那云影与天光。
  草原上的云朵,有时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蓝天上列队而行,天高云低,风起的时候,一朵一朵依序飞过,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梦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闪着金光,逆光处背后的丘陵像镶上了发亮的边线,身体被阳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后忽然间所有的颜色都沉静了下来,在云影掠过之处,草色在泛白的灰绿和透明的青绿之间挪移,风也凉多了,像搽了薄荷油一样。
  然后,还有那难以形容的芳香!
  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几种香草的草叶被压折碰触后所发出的香气。
  在刚刚站定时还不太显著,不过,只要一开始往前走,每迈一步就会马上有一股翻腾而起的独特的芳香,弥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几种香味混合之后,那强烈的芳香如药酒又如甘泉那样地提神醒脑,沁人心脾,进入每一种感觉细胞的最深处,让生命苏醒,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疲劳困顿,只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我当然明白我的祖先在游牧生活里有许多艰难之处,可是,七八月间,时当草原的盛夏,阳光静好,青草繁茂,鹰雕从云层下低飞掠过,草丛间被我们的脚步惊扰起来的蚱蜢和草虫,在身前身后弹跳得好远,还不断发出“嘎”声的鸣叫。旷野无人,只有轻柔的风声,这里,应该就是天堂了吧?
  草原深处,有时会遇见一泓弯泉极尽曲折地流过。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长长的水草顺着水流的流势忽左忽右轻轻摆荡,连几颗小石子的滚动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时分,从山腰往下眺望,那样一条狭窄弯曲的河流映着天空的霞光,像条灰紫色的发亮的缎带,在暗绿的旷野上蜿蜒伸展,不知道从何处起始,到何处终结。然而,我深信,几千年来我的祖先们所追求的“水草丰美”,应该就是这样了吧?
  
  设问开篇,表达出自己对夏日草原的热爱,同时引起读者的兴趣。
  
  从草原的辽阔写起,合情合理,层次清晰。
  
  描写生动,“海浪”与“女体”的比喻贴切传神。
  
  用“地毯”比喻绿草,表现出草地的柔和、平整。
  
  融议论于抒情,充分描绘出草原的广阔。
  
  由草原的辽阔舒展过渡到“云影、天光”,进入第2层的描写。
  
  从视觉、触觉、心理等多角度加以描写,将草原上云影天光的多姿多彩描写得淋漓尽致。
  
  由视觉过渡到味觉,进入第3层描写。
  
  “几种香味混合”“进入细胞深处”的描写,用略带夸张的笔法极致地渲染出夏日草原的芳香。
  
  写“鹰雕、蚱蜢、草虫”,写“虫鸣、风声”,使得对夏日草原的感受更为丰富;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抒发情感,“天堂”的反问抒发出作者对夏日草原无比的热爱之情。
  
  对“小河”进行生动描写,并由此联想到“水草丰美”,表达出作者情感的质朴、厚重,再次反问与前一段的反问形成呼应,气势连贯,同时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思。
  
  总评:席慕容的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情感炽烈,读来令人备受感染。从结构上来看,本文在开篇、结尾和叙写层次上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学习。作者在开篇并不急于将夏日草原的美景展示给读者看,而是通过设问和过渡反复强调出自己对夏日草原的热爱,从而给下文的具体描写作了充分的铺垫。具体描写中,作者分开了几个层次,先写“草原的辽阔舒展”,再写“草原的云影天光”,然后写“草原的芳香”,这样写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也使行文脉络清晰。文章最后两段,一方面继续描写自己对草原的观察和感受,另一方面都提到了“祖先”,从而让自己对草原的热爱更显厚重、深沉。两个反问句的运用可谓恰到好处,自然地收束全文,也营造出“余音绕梁”的意境。

  (荐评/苏鲁)
  
  ※佳作引路
  记忆中的花
  湖北松滋一中一(1)班张美莹
  一朵小花,拂动着我的记忆。
  那年冬天,大地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黑夜,同样的寂寥,没有声响,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气息,似乎天地间亮丽的光全都熄灭了,就连天空的颜色,也浓郁得像要掉下泪来。
  我漫不经心地在小院里穿行,远远地就看见了一株落尽了叶子的小树,伛偻在那个小角落。慢慢地走近,分明瞧见了它苍黑的裸枝上有着丑陋的疤痕。但使我惊讶的是,一朵小花竟骤然开放在这粗陋的枝头。
  它独自立在这儿,却毫不羞怯地绽放着那娇小的花瓣,倾吐生命中全部的芳香与色彩,露出新鲜的浅笑。这静默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它迫不及待地睁开纯真的眼睛,看到了湖面般寂静的小院,看到了那伤痕累累的枝干,看到了满地的枯枝败叶。于是,它不愿再去观看院子里的一切,将眼光投向最高处的天空,但看到的还是灰色。
  它不甘心就这样绽放一次,毫不遮掩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肆无忌惮地红,义无反顾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下独自灿烂。
  面对如此热烈明亮的色彩,我情不自禁地摘下一片花瓣放进嘴里,它似乎在一瞬间融化了,那汁液渐渐地、渐渐地渗透,像巧克力一般,丝滑绵软,还有一股淡淡的清甜,沁人心脾。
  一阵寒风袭来,一下子我美的享受全消失了。小花却像是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了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回旋在整个小院,大概连飞扬而起的尘埃也听到了这无处不在的声音吧?
  陶醉于这天籁般的笑声,我想起了辛弃疾的“惜春长怕花开早”。这朵小花在春天姗姗来迟之际就早早地开放了,它不惧怕寒风吗?它不后悔也许不能看到春的影子吗?它不会孤独吗?它灼灼的颜色解开了我的疑惑,亦将我照亮。不顾一切,它就在这丑陋的枝头上,独自营造着属于自己的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人生。
  悄悄地,我走了。蓦然回首,那花依然开得煊赫,花影扎进了我的记忆。
  简评:读罢全文,我们并不知道这一朵花是什么花,但穿行在作者所营造的这样一种不畏寒风而傲然绽放的花的美好境界时,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一朵什么花。花的精神洋溢在文字中,也在不知不觉间浸染了读者的灵魂。
  (荐评/张兴武)
  
  枫林
  湖北松滋一中一(1)班丁焱辉
  山脚下,静静地屹立着一片枫树林。
  我几乎是在不经意间发现这片枫林的。它们在校道的转角缓缓地铺展开,那么不惹眼却又能在被发现的瞬间给人以惊喜。因为谁都不会想到,在这样一座松林密布的山脚下,居然还能出现如此异类般的枫林,实是一种极为不谐调的搭配。
  这片枫树林是需要与外界隔离开来欣赏的。置身林中,你得想象:世界上只有了这一片枫树林和你脚下的枫叶,连风也消逝了。这枫树便如同一位位耄耋老人立在了你的周围。因为这树,是那么苍老,时间使它们变得粗壮,以至于遮天蔽日了。但时间也使它们饱经风霜,它们的躯干上长出了一个个树瘤,凹凸起伏,如老人的脸庞,沟沟壑壑,白色的斑纹星星点点,不免使人感叹时间居然能有如此不可阻挡的力量。
  回到现实。每一棵树都是枝叶繁茂,在这样的山脚下,每一棵树的内心都暗藏着一股劲儿:我要长得更高,我要长出更多的叶子!因为这样便意味着能得到更多的阳光,阳光便意味着生命。虽然它们都是如此苍老,但岁月并未侵蚀掉它们那颗生机勃发的心。因为它们懂得:年龄不算什么,态度决定一切!它们也懂得:阳光是要分享的,谁都不能独自享受。所以,每棵树都几乎长得同样高,每棵树都充分利用着哪怕是一丁点儿的空间,却又不挤占其他树的。它们因而活得快乐,自在,这便是枫树的生活态度。
  这枫树又仿佛是一群隐士,远离尘世的喧嚣。它们吸收着山泉,饮着甘露,闲看四季交替,日升日落。面对风吹,它们从容,面对雨雪,它们淡定。这便是枫树的品格。
  故乡的老街,两旁也种着枫树,它们大多叶黄而且矮小,有的树干已被虫蛀空了。它们没有山脚那些枫树的高大,也没有半点山脚枫树的活气,就像是病入膏肓的老者,倚在老街的两旁,等待着死亡的号角。这些树,之前它们的生活是安逸的,安逸得让它们失去了生机勃发的心。它们的天地是广阔的,没有树与它们争抢阳光、养料,所以它们不需要长得如此之高,太多的树叶也会成为一种拖累。而且它们沾染了太多尘世的喧嚣,已被这喧嚣侵蚀得羸弱不堪,已经不起岁月的再次洗礼。它们的命运是已经注定了的。
  默默地注视着这些树,望着它们那繁茂的枝叶,看着它们深扎的根,蓦地,我问自己:我是否也应该脚踏实地,静下自己浮躁的内心,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简评:由自然界的事物领略到一些生活哲理,这是写记叙文所要着力表现的。“阳光是要分享的,谁也不能独自享受”,看似写山脚的枫树,实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示。有意味的是,作者将老街的枫树与山脚的枫树对比,继而给自己提出疑问,在作者深刻反思的同时,读者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
  (荐评/张兴武)
  
  ※即学即练
  1.请以“不经意的美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构思要点: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多半可以用写景散文的体裁来写作。自然界中的景物处处蕴含着美丽,只要你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而这些美丽是建立在纯天然、不加人工雕饰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可以看做是美丽的高级境界。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运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使自己的文章不至于是干巴巴地写景,还要有动人的情感蕴藏其中。如此,景物借助情感的抒发和哲理的阐述会变得更加富有灵性,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2.山为刚,水为柔;大树为刚,小草为柔;太阳为刚,新月为柔;男人为刚,女人为柔……有时,刚中有柔,柔中又有刚,对“刚与柔”你怎么理解?请以“刚与柔”为话题写一篇散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我的写作提纲:
  
  
  
  3.请以“一方水土一方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我的写作提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8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