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战争与和平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平瑞方
杜甫:战争与和平
●素材展示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
●运用方向
反战 关于历史的另类思考 和平
拓展延伸
反对战争。当我们欣赏于秦皇汉武的赫赫武功时,当我们沉迷于一代代君王开拓边疆而穷兵黩武时,诗人笔下的反战,就显得格外重要。
唐初是一个尚武的年代,我们从初唐诗人的诗歌中可以读出端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放,“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壮志,“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的雄心,莫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时,我们在看到为战争大唱赞歌的时候,也必须看到历史的另一面。“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这是对战争意义的质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沙场征战中的无奈,“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对历代战争的批判。
而杜甫的这首诗歌,则奏出了一个时代的强音,他通过战争使得人们愿意生女而不愿生男的反常现实,向我们揭示了战争的结果是阴暗的,正如海明威所说,“战争是一场灾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屠宰场。”杜甫同时代的李白,也有过类似的诗作,他在《战城南》一诗中说:“去年战,桑千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这样的情形,是我们身处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想象的,只有经历过战争和死亡的,对于战争才有最深刻的认识,曹操经历了东汉末年的战乱,他形容那肘的情形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近年来,民族主义思潮抬头,很多愤青经常发出“不惜一战”的口号,喊口号是容易的,但是他们对于战争,往往停留在胜败这个层次上,电影《赤壁》里,周瑜在胜利后默默说道:“我们都输了。”而《南京!南京!》则讲述战争如何使一个良善的日本人变成魔鬼的悲剧。中国反战的思潮源源不断,墨子说要“兼爱、非攻”,老子说“佳兵不祥”,就连《孙子兵法》也提醒我们,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争,远远不是成败那么简单。
《西厢记》:也说送别
●素材展示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
●运用方向
相聚 离别 爱情
●拓展延伸
离别、相聚,《红楼梦》里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歌里也唱:“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离别这是种永恒的情感,它和相聚一样永恒。
柳永说离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白说离别:“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人的一生,总要面对诸多的离别。朋友的离别,亲人的离别,恋人的离别。有暂时的分别,也有被迫无奈的分别。每一次的离别是那么地黯然惆怅、令人心碎!也因为如此,我们才在所有的情绪中,发现离别是一种凄美绝伦的感受吧!这种情绪是如此地广泛、如此地能够打动人心,以致于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说:“倘使说中国诗的一半是关于离别的。这话并不讲得过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相聚原来可以这样。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薯暮。”离别原来可以如此。
离别和相聚,只有我们深刻体会其中一种情感时。我们才会对另外一种情感有深刻的理解。
《过秦论》:强者的失败
●素材展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援棘矜,非话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运用方向
成功 失败 仁义 历史 英雄
●拓展延伸
秦帝国二世而亡,是后人争论不息的一个话题,贾谊是较罩总结亡秦教训的一个人,他说,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秦王朝不施行仁政,而攻守的局面发生了变化。
关于秦的强大。张艺谋的《英雄》用夸张的手法给予了艺术的表述,我们也可以从秦始皇留下的兵马俑中见证秦军的强悍。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谯何。”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秦的强大都是毫无异议的。
从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来讲。秦王朝都是强者,没有人会怀疑。陈胜、吴广以及手下的几百名手无寸铁的徒役,是弱者,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强弱十分悬殊的情况下,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居然将强秦推翻。这是非常明显的事宴,强者败于弱者,这个话翘历来为人们所争议不息。
关于秦的灭亡。贾谊说,秦亡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王生活奢侈荒淫,不惜民力,只知穷搜民财,终于亡国。他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强调:“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他还用哲理化的语言告诫后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裒后人也。
还有人说是因为秦国的内讧,李斯、赵高的争权夺利,扶苏、胡亥的权位争夺,赵高的专权跋扈,最终使他们在东方贵族和民众的反抗面前束手无策,因而失败。
老外的总结也很有见地,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有些浪漫地认为: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屏蔽外部空间。“焚书”是为了屏蔽过去的时间,以隔绝时间和空间的方式,达到从“始皇”到“万世”的目的。不过事实很可笑,长城从来不能阻挡外敌的入侵。而“焚书”,不仅未能隔绝时间、抹去历史,反而本身也成了一件统治者的恶政被载入史册。
秦始皇为后人诟病的罪状之一:“焚书坑儒”。其结果可能是恰恰相反的,“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那些灭亡秦王朝的刘邦和项羽之流恰恰是不读书的。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当秦王朝以武力统一全国后,他们错误地以为武力是不可战胜的,芸芸众生都为他们所藐视和奴役,陈琳在《饮马长城窟行》中写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秦始皇为了修自己的陵墓,二世为了自己的享受大修宫室,频繁地强迫老百姓服劳役,不惜民力。老百姓生活的悲惨可以
想象,而历史上,不管你武力有多么强大,但暴政总不会持久的。
坟墓:死亡的价值
●素材展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世间最美的坟墓》
●运用方向
坟墓 生死 人生的价值
●拓展延伸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成吉思汗有过这样一段对话:郭靖昂然说道:“大汗,你养我教我,逼死我母,这些私人恩怨,此刻也不必说了。我只想问你一句:人死之后,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马鞭打个圈儿,道:“那也不过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杀这么多人,流这么多血,占了这么多国土,到头来又有何用?”成吉思汗默然不语。
帝王们在生前就开始修建他们高大的坟墓,当我们到西安时,那里有秦始皇的骊山陵墓,这座修建了三十多年动用了七十多万人力的坟墓,至今仍然深埋地下,许多专家正在讨论是否打开它的问题;当我们到达北京时,有著名的明十三陵,还有一座高大的坟墓,清慈禧太后的坟墓,这个晚清的实际统治者度过了她奢华的一生后,临死前还要将中国的国库搬入她的地下世界,她坟墓中的珍宝价值5000万两白银之多。而就在她尸骨未寒的20年后,大盗孙殿英便把黑手伸向她的坟墓。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中国人对于生死是很豁达的,曹操才会叹息:神龟虽寿,犹有竞时。武则天在死时为自己立下了一块无字碑。这倒如托尔斯泰,不过两者是不同的,武则天的坟墓照旧是高大雄伟的。
俄国19世纪,诸多的文学家以为他们的一生都是罪恶,托尔斯泰认为广大人民深受苦难,正是那些不劳而获的贵族们造成的,他开始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为了彻底摆脱贵族式的家庭生活。他在82岁时曾离家出走,病倒在途中的一个小火车站上。在经过了几天痛苦的煎熬之后,托尔斯泰与世长辞。他的死亡是一生痛苦的解脱,而在死后,他没有为自己修建豪华的坟墓,而只是这座毫不起眼的坟墓。尽管如此,如同帝王们那些宏伟的建筑一样,成千上万的人仍然蜂拥而至,来膜拜这位俄国伟大的文豪。
奇怪的是,尽管中国人有着厚葬的风俗。尽管历代帝王们在大山间为自己修建了一个个宏大的坟墓,其实儒家是反对厚葬的。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奇怪的是,尊崇儒家学说的历代帝王们并没有贯彻孔子的这一思想。能够完整保留下的陵墓很少,很少有陵墓不被盗墓者觊觎,也很少有陵墓不被盗墓者打开过。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种可怕的轮回,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只有夕阳晚照,相伴其间。
“上天在让人们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雨果如是说。当我们站在那些帝王陵墓前,追忆托尔斯泰的陵墓和人生时,我们是不是对人生价值有一些不同的判断呢?
《陈情表》:孝道通天
●素材展示
臣无祖母,无以至夸曰;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运用方向
孝道 感恩 亲情
●拓展延伸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中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陈情表》的作者李密,以孝顺祖母而闻名。《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司马炎叫李密去洛阳当官。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这让司马炎大为感动。
中国是个崇尚孝道的国度,用句时髦的话说:“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的确,古往今来流传着不少孝的故事。著名的董永就是一个。“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现在又被一再重拍为电视剧,可以说是路人皆知了。人们在羡慕他们爱情的真挚。同情他们遭遇的坎坷时,忽略了一点,就是这个董永首先是一个孝子。父亲死后,董永无钱安葬,决心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他在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为是董永的孝道感动了苍天,所以槐荫改名为孝感。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在董永的时代,孝顺是少女们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孔兄就是孔方兄,是钱的代称,这是《二十四孝》对董永的记述,也是千百年来流传不息的“董永与七仙女”神话传说的古文记载之一。
《论语》中,理想的和谐社会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套完美的秩序。这样一个封建统治秩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是为孝;臣子对君王绝对服从,是为忠。而孝往往是忠的基础,当一个人在孝道上出了问题时,君主也会怀疑他忠诚的品格。
“王祥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的男一个故事。晋朝初年的王祥,他的继母朱氏经常虐待他,然而,王祥对继母却没有一句怨言。一年冬天。朱氏突然想吃鲜鱼。那时候的养殖业远没有现代发达,冬天的鲤鱼去哪里找?王祥为了满足继母的心愿,躺在冰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融化那坚硬厚窦的冰块,终于抓到了两尾鲤鱼,给继母做了一顿鲜美的鲤鱼羹。
当我们今天再次回顾“王祥卧冰求鲤”,看到的不是因为孝道产生的美感,而是那种绝对服从下的恐怖气息。对于孝道,倘若它凌驾于人性之上,那这种孝便显得极其可怕。
《孔雀东南飞》:唯美爱情
●素材展示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迭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运用方向
爱情 个性自由 家庭矛盾 悲剧
●拓展延伸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不少关于爱情的经典故事,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张生和崔莺莺,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芝与焦仲卿,白娘子与许仙,牛郎与织女,苏三与王启隆,陆游与唐婉……或者神话,或者真实,或者悲剧,或者喜
剧,墙头马上,月满西厢,痴情红楼,情断湘江。一个个爱情的经典,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是元好问写的,那年,他行经太原汾河畔,看见一只大雁为另一只大雁殉情,想到古往今来诸多痴男怨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而在现代,这首诗歌伴随着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的流行而传唱一时。
许多的男女都听过一个传说,每年七月初七,我们在葡萄架下,会听见牛郎织女在星空里窃窃私语。
牛郎和织女,他们化身为天空的两颗星星,隔着遥遥的天河,相互对望,千万年不变。
离别原来可以这样: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人间的喜鹊也已离去,它们将在天河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牛郎和织女跨过16个光年,每年都有这样的一日之聚。
相聚原来可以这样: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牛郎的牧牛不在,田园生活已然远去;织女的机杼不作,机器文明已然崛起。当年的杨柳依依已经为高楼林立所取代。当年的花前月下已经为灯红酒绿所取代。时代鼎沸中,我们网络了,我们国际化了,我们商业化了,我们城市化了……
网络让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种种通讯工具减少了爱的成本,和不同空间的人邂逅的机率一下子增多了,可爱依旧艰难,我们依旧有可能和最爱的人擦肩而过。泰戈尔那首经典的诗歌传唱网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月之间的航程,而是纵然轨迹交错,却在瞬间无法寻觅。爱情很多,可真爱是如此难寻,多少人受情所欺。为情而困。红尘滚滚,物欲侵蚀爱情的领土,纯爱越来越少,金钱越来越重要,很多人的爱越来越功利化,爱情充满了谎言和怀疑。在越来越大的城市里,每个人的交际圈都如同一个瓶子,爱情要打破瓶子,却又难以脱离瓶子。谈性、谈钱、谈生活,都以爱的名义进行。唯有爱本身变得那么可笑,又那么缺乏说服力。
独立街头,老歌依旧,霓虹灯下,为谁消瘦。我们复制着爱情,消费着爱情。痛苦着爱情,寂寞着爱情,也在拼命追寻着爱情,却不知道爱在何方?
回首经典爱情,这个时代是否依旧有牛郎织女的情怀,张生崔莺莺的勇敢以及苏三的坚毅……
回首经典爱情,却不知道灯火阑珊处,情可留守?月上柳梢头,君还在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9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