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和谐的统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上海考生

  去黄山旅游,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等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了清雅高绝的图景!
  一些个体,它们本身或许有特点,略有不足,但它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一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走下黄山,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是求个体的方正,那么最终所得可能仅仅是一潭死水,茫然而无趣。君不见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吗?八股文根本不讲求相融,不讲求文章总体的韵味,它只求圣人之气,只求体制规范、每一字的方方正正,这种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终让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与美感,更让明清王朝裹足不前。
  我想,真正的大美,绝不应该如此!它应当是支点的寻觅,是元素的交融,是单一的颠覆,更是和谐的统一。
  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却能在同一后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别样风采。郑板桥先生曾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他也正是这样诠释自己的书法的。用隶书参以行楷,成就了和谐的同一,成就了“板桥体”的艺术高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前读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不禁为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叹服。文言,精巧而意赅;白话,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许仅取一者,会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词肥意瘠,但两者的兼用却令整篇文章彰显了别样的韵致。
  非独文学如是。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们的内心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猛虎不免过于生猛,蔷薇则过于柔弱,倘若两者并参,方为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贯长虹。她的人格,非婉约,非雄健,而是两者兼具的浪漫,令人怀想千年。
  道与万物参。万物的和谐统一,方造就世间之大美。回首,我再看向那抹遒劲的孤松,再看向那面绝然的峭壁,在夕阳下它们长久地融为一体,错落有致。我释然。
  
  唐惠忠
  基础等级:切合题意,结构完整。作者是依据材料中“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引发联想、切入题意的。他由自然景观中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谈起,引申到文学的和谐统一,再到人格的和谐统一,脉络非常清晰,而且视野也有愈加开阔之势。全文起于“在相融中构造出了清雅高绝的图景”,结以“在夕阳下它们长久地融为一体,错落有致”,前呼后应,首尾圆合。
  发展等级:观点具有启发性,文句有表现力。文中选用的素材,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都因巧妙点化而给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之感。比如谈及“八股文根本不讲求相融”,引申出“最终让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与美感,更让明清王朝裹足不前”,这就很有见地。又如“倘若两者并参,方为丰满而浪漫的人性”,这也足以启人深思。行文上,“它应当是支点的寻觅……”这类排比句一气呵成,“道与万物参。万物的和谐统一,方造就世间之大美”这样的点睛句意蕴丰厚,诚可谓文质兼美。
  综观全篇,既有清晰的文脉、充实的内容,又有富于文采的语言表述,如果在“非独文学如是”这一段中再增加一些对人格结构的深入分析,文章就趋于完美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1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