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十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志先
从2002年文言文考察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以来,这一题型明显难度加大了。2008年全国18套高考试题,所有题目均涉及文言文。
纵观这些题目,不难发现有如下特点:史传文占据多数达11套,分别是全国卷I、全国卷Ⅱ、北京卷、上海卷、安徽卷、江西卷、广东卷、辽宁卷、四川卷、江苏卷、海南宁夏卷,由于这一文体具有故事性强的特点,正越来越受到命题人员的青睐;文言实词均予以考察,而考察虚词的有9套:从题数和分值来看,上海卷(《烈女传》《(秋寻草)序》)和江苏卷(《吴汉传》《梦溪笔谈》)因同时考查两篇文言文而位居前列,分别是10道29分和9道30分,题数最少的是5道,分数最少的是19分,就单纯翻译题来看,最多的达10分,最少的也有6分。有些同学可能会问,翻译单题为何占如此高的分数呢?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能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检测手段,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先进理念。
根据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查特点,对高考涉及文言文翻译的种种情况做一扫描,但愿能给2009年复习备考的高三学子有所启发。所选例句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源自于2008年全国高考试题。
1、“留”,即保留法。文言文要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具体有哪些呢?专有名词包括年号、国号、地名、时间、官职、物名等。另外,古今同义的词,现代汉语仍然常用的成语,也可保留不译。全国卷I“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中“廖刚”是人名,“用中”是字,“南剑州顺昌”是地名,均不用翻译。本句话意为“廖刚字用中,是南剑州顺昌人”。
2、“对”,即对译法。翻译时,须严格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江苏卷“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就可以直接翻译为“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击,大败敌军”。
3、“拆”,即拆分法。文言文中有时连用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节词,这就需要拆分成两个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湖南卷“及晋公败,士当不免,惟公不及”中,“不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意为“免不了”,本句中“不免”为两个单音节词,“不”为“不能”,“免”为“免祸”;“不及”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双音节词,意为“不如、比不上“意,这里“不”为“没有”,“及”为“被牵连”。本句话可译为“等到晋公垮台,士人大都不能免祸,只有欧阳公没有被牵连”。
4、“加”,即加字法。古汉语用词大多为单音节词,在翻译时,就应当加上语素使之构成双音节或短语。全国卷I“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中,“亲、老、求、补、外、出、知、军”均为单音节词,翻译时要加上语素使之构成双音节词。因此这句话可翻译为“因为双亲年老请求递补外地(到地方任职),出京掌管兴化军政”。
5、“换”,即替换法。古汉语经常用的词,可能现在已不大常用,这就要在现代汉语中找到与之匹配的词,去置换古代的说法。全国卷I“丁父忧,服阙,除工部员外郎”,“忧”在古代是“去世”,现在则直接用“去世”。本句话可译为“廖刚的父亲去世,服丧期满,被任命为工部员外郎”。
6、“补”,即补充法。古汉语用词甚为简单,可是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就要把其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与前面所说“加”不同,“加”仅是增加语素,而“补”则是补充省略的成分。福建卷“晏子逐以为上客”,“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这句话翻译为“晏子就把他当做上等的宾客”。
7、“删”,即删除法。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这些词语一般是发语词、音节助词,也可以是某些连词、语气词等。广东卷“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中“也”是语气词,应删去。本句话的意思为“周访字士达,先人是汝南安城人”。
8、“调”,即“调序法”。文言文翻译,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倒装句的语序。福建卷“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中,“息于途侧者”的正常语序是“于途侧者息”,属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就应当是“(晏子)看到戴着破帽,反穿皮衣,背着饲草,在路旁休息的人”。
9、“还”,即还原法。对文言文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如互文,要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如《张衡传》中“通五经,贯六艺”,就属互文现象,可以考虑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10、“点”,即点义法。古汉语有时为了表达得言简意丰的需要,在文中喜欢用典故。在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须点明典故在此的含义即可。
另外,我们还须注意以下几点。文言文翻译的总体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字字句句落实,意译就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须注意的是,意译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不可随便使用。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信,就是忠实于原文,不误解,不随意增删内容:达,即无语病,通顺明白,行文规范,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雅,就是力求体现原文特色,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
文言文的翻译,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文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在此基础上,还有句读、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而熟知这些知识,是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必要条件。建议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立足课本,吃透课本,构建网络,从而形成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能力。一般来说,高考文言文选段末尾总会有包括作者、作品等在内的出处,可不要小看了它的出处,它直接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做题时,要把理解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背景的显示可能是直接的,如前提到的出处;也有可能是间接的,从文中人物及事件等细节中推断出来。了解相关背景,与之相关的知识就会回忆起来,这样就方便我们做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1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