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明确原因 分类讨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戴三红

  分类讨论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本文拟通过几个实例,帮助同学们明确分类讨论的原因,提高分类讨论的意识,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分类定义的概念、性质和公式导致分类讨论
  例1函数f(x)=ax (a>0,a≠1)在[1,2]中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则a=.
  错解: 由题意可知,a2-a=,解得a=或a=0 (舍去),故a=.
  错因分析: 同学们都知道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单调函数,但往往会把它们误认为增函数. 实际上,只有当底数a>1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才是增函数;当底数0<a<1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减函数.
  正解: 当a>1时,函数f(x)=ax单调递增,∴ f(x)min=f(1)=a, f(x)max=f(2)=a2,由a2-a=解得a=或a=0 (舍去);
  当0<a<1时,函数f(x)=ax单调递减,∴ f(x)min=f(2)=a2, f(x)max=f(1)=a,由a-a2=解得a=或a=0 (舍去).
  综上可得,a=或a=.
  例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4n2+2n-3,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错解:an=Sn-Sn-1=-4n2+2n-3-[-4(n-1)2+2(n-1)-3]=-8n+6.
  错因分析: 由数列{an}的前n项和Sn求通项an时,an=S1,n=1;Sn-Sn-1,n≥2. 错解忽略了n=1的情况.
  正解: 当n=1时,a1=S1=-4+2-3=-5;当n≥2时,由错解得an=-8n+6. ∴ an=-5,n=1;-8n+6,n≥2.
  评注: 数学中有不少概念、性质和公式是分类定义的,如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由数列的前n项和Sn求通项an、绝对值问题等. 解答含有分类定义的问题时,都需要进行分类讨论.
  二、几何形状或位置不确定导致分类讨论
  例3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a+1)x+1>0,其中a∈R.
  错解: ∵ ax2-(a+1)x+1=a(x-1)x->0, ∴ 当<1即a<0或a>1时,不等式的解为x<或x>1;当≥1即0.
  错因分析:我们知道,从函数的图象可以得出不等式的解. 错解把不等式对应的函数图象默认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实际上,不等式对应函数的图象还可能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或一条直线.
  正解: 当a=0时,不等式可化为-x+1>0,解得x<1.
  当a>0时,不等式可化为(x-1)x->0. 当<1即a>1时,不等式的解为x<或x>1;当=1即a=1时,不等式无解;当>1即0.
  当a<0时,不等式可化为(x-1)x-<0,此时<0,解得<x<1.
  综上可得,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当0<a<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当a=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a>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
  例4已知向量=(k,12),=(4,5),=(10,k),问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ABC为直角三角形?
  错解:由题意得=(4-k,-7),=(10-k,k-12), ∵ •=(4-k)•(10-k)-7(k-12)=k2-21k+124=k-2+>0,∴不存在k使得△ABC为直角三角形.
  错因分析:错解把∠A默认为直角,而△ABC的三个角都有可能是直角,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正解:若∠A为直角,由错解知不存在k,使得△ABC是以点A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若∠B为直角,则=(k-4,7),=(6,k-5),由•=6(k-4)+7(k-5)=0解得k=. 即当k=时, △ABC是以点B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若∠C为直角,则=(k-10,12-k),=(-6,5-k),由•=-6•(k-10)+(12-k)(5-k)=0解得k=8或k=15. 即当k=8或k=15时,△ABC是以点C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综上可得,当k=或k=8或k=15时,△ABC为直角三角形.
  评注: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不确定,函数的零点位置不确定,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不确定,点在线(面)的同侧异侧不确定……当几何形状或位置不确定时,都需要进行分类讨论.
  三、条件限制导致分类讨论
  例5已知函数f(x)=2ax2+2x-3-a,a∈R,若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错解一:由f(-1)f(1)=(a-5)(a-1)≤0解得1≤a≤5, ∴ 当1≤a≤5时,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
  错解二: ∵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 ∴ Δ=4-4•2a(-a-3)=8a2+24a+4≥0,解得a≤--或a≥-+.
  错因分析:在错解一中,“f(-1)f(1)≤0”只是“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时,f(-1)f(1)也可能大于零.如a=6时,f(x)=12x2+2x-9,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x=,此时f(-1)f(1)=5>0.
  在错解二中,即使f(x)是二次函数,“Δ≥0”仍然是“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当Δ≥0时,二次函数f(x)的图象有零点,但零点不一定在区间[-1,1]上. 变量的取值区间限制导致了分类讨论.
  正解: 当a=0时,f(x)=2x-3. 此时f(x)的零点为x=?埸[-1,1],∴ a≠0.
  当f(x)为二次函数即a≠0时,由f(x)=2ax2+2x-3-a得f(-1)f(1)=(a-5)•(a-1),当f(-1)•f(1)≤0即1≤a≤5时,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
  当a>5时,f(-1)=a-5>0,f(1)=a-1>0,要使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必有a>5,Δ=4-4•2a(-a-3)≥0,x=-∈[-1,1]. 解得a>5.
  当a<1时,f(-1)=a-5<0,f(1)=a-1<0,要使函数在区间[-1,1]上有零点,必有a<1,Δ=4-4•2a(-a-3)≥0,x=-∈[-1,1]. 解得a≤--.
  综上可得,当a≤--或a≥1时,函数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
  评注: 根据限定区间上的最值、零点等条件求二次函数的参数是常见的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此外,排列组合问题中的插空、捆绑等限制性条件也会引起分类讨论. 在遇到限制性条件问题时,应充分考虑条件的特殊性,准确把握分类对象和分类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4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