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东
教学活动历来以课堂为主阵地。所以,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只有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也才能解放学生,使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中获得自由,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素质,为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反思创新,优化课堂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化。
一、内容安排的科学化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因材施教,难易适中
我们要从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出发,进行训练,要因材而异,因人而异,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一切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整体素质为原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是,我们发现,随意提高有些课的难度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难以接受;反之,只让学生停留在初级认识水平上,学生就不可能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我们要注意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进行既扎实又生动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反对“文”“道”分离的架空分析,反对繁杂的机械训练。
2 抓住重点,整体组合
比如,在讲授戏剧作品时,应在教学设计时,抓住“戏剧冲突”和“情节结构”以及“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进行教学。但是,戏剧冲突情节复杂,文章内容较丰富,如果从戏剧情节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进行串讲,必然造成学生所接受的只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内在逻辑联系欠紧密的知识,这样,势必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学效果欠佳。如果着眼于文章的重点、难点,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必然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3 内容精简,质量统一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坚持质与量的统一,要使每一堂课的双基训练得以落实,必须充分重视教学内容的精化、简化、优化。同时,教师应把握知识的“点”(数量)、“量”(容量)、“度”(难度)的统一。此外,课堂教学要加强训练,学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基本能力。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它的优点就在于能把抽象的材料直观化,把复杂的材料简单化。如果教师用精练的讲解配合形象的画面,充分使学生眼耳结合,视听并用,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增强记忆,这无疑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说过,“所谓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教师有目的地选定一种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使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教养和教育学生的任务,并取得尽可能最大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尊重学生求知的能动性
1 注重启发,鼓励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民主气氛,注重启发,应当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使学生的学习由“知之”向“好之”、“乐之”的方向迁移,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投入和参与是最深刻的活动机制,而兴趣则是推动儿童积极地去认识或处理某种事物的重要内在动力。所以要启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之中。
2 抓住时机,因势而教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是作文教学。作文训练要从指导学生写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开始,写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一次作文课,临时调到上午第一节。笔者刚进教室,见黑板未擦,一问学生,才知道是昨天放学前布置的数学作业。于是,笔者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把本来准备的写作训练内容随即做了调整。启发学生思考:“这个黑板该谁来擦?”同时组织小组讨论。同学们立即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这该今天的值日生来擦,有的则说应该由昨天的值日生来擦,看法不一。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怎样做一名文明的中学生?”于是,学生们针对这件小事围绕劳动观念、团结互助、校风班风等方面进行热烈地讨论,最后同学们举手争着要求擦黑板。通过这件发生在教室里的小事,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当场布置了一篇作文《谁来值日》,并且进行了指导。可以写记叙文,要求叙述事情的经过,注意场面描写,简要议论;也可以写议论文,要求叙事议论,观点正确,逻辑性强。同学们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兴趣浓厚,结果这次作文的质量普遍较以往有较大提高,尤其可喜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以上发生在课堂上的小事,启示我们。教师显然要抓住偶发事件,因势利导,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3 拓展思维,始扶渐放
针对单元教学中师生共同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比较突出的问题,可以进行跨课文集中教学。例如小说单元的两篇作品《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就人物的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作品的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教学,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学们积极思考,许多观点准确、深刻、新颖。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所设计的问题,在突出重点难点的同时,可以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给学生以一定的自由思维空间,使学生将理解接受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未知领域去探索,真正体现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三、教学结构的合理化
课堂教学犹如文章写作,不仅要明确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还要精心构思结构层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中,使之积极参与思考分析,最终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为此,课堂教学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步骤。首先要根据课文特点,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一个新颖实用的导人语,明确学习新课的目的要求,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中间环节,应认真指导预习,研习课文。要注意教学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统一性,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应重点指导学生领会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和作用,精心安排好有助于掌握课堂教学目标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练习。结尾时,应照应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总结所学知识要点及能力训练要点,并使它们形成系统的较紧密的逻辑联系。同时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回味的余地,真正使一堂课的教学形成“凤头,猪肚,豹尾”的格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因此,我们只有明确了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其主阵地课堂教学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以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