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国凤
阅读是一个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校期间的阅读,大部分是在课内通过教师的阅读教学进行的。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尝到了“法得于课内。益得于课外”的甜头。那么,新课程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尊重主体,提倡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以文本为媒介并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这种阅读活动,是学生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是灵魂的问答,是人的生命体验的活动,对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审美力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融进自己的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由于学生有不同的经验,不同的认识水平。不同的认识角度,所以解读同一篇作品时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感受,而这些不同的感受。都可能是作品本身所潜藏着的一种含义。
例如,曹禺的《雷雨》,短短一部戏。演绎了几代人的悲剧。造成这样的悲剧,到底是谁的错?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集中为三大观点。观点一,是社会。一个崇尚出身、地位、名誉、金钱的社会,必定孕育这样的《雷雨》。观点二,是人性。贪欲和私心、自由和放纵,是扼住我们咽喉的致命敌人。观点三,是命运。如果他们不相遇,不认识,不相爱,就不会有悲剧。这么多的巧合叠加在他们身上。不禁让人想起了“天意弄人”这个词。
应该说,三大观点都有道理。个性化阅读实质上倡导了一种多元解读作品的风气,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源于文本,尝试探究式阅读
高中《新课标》给出了高中语文阅读探究能力培养的路径,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高中(必修)阅读课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有三种:一是单篇课文的探究。例如房龙的《<宽容>序言》,全文以“漫游者”的形象为中心,通过他的命运来探究所有“先驱者”的命运,探究整个历史的命运。二是两篇课文或多篇课文的比较探究。例如在鉴赏柳永《雨霖铃》这首诗的过程中,解读“残月”这个意象时,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中学到的王维的“明月”、李煜的“秋月”、苏轼的“江月”、李清照的“满月”、姜夔的“冷月”所创设的意境,所蕴涵的情感。这样的比较探究,使学生领悟到:在中国古典诗坛上,“月”负载着诗人的丰富情感已成为古诗中一个永恒的意象。三是课文的拓展性探究。如教师可通过课文中《红楼梦》节选的篇目来深入探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作者曹雪芹。课文只是个切入口。而对问题的探究则远远超越了课文。
三、重视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能力
新课标强调,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扩大学习空间、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特长、培养独立创造能力,具有课内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参与,自觉探究。
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让学生根据个性爱好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只要是积极健康的作品,就由着学生“性子”选择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需要,为获取信息而读,为实用而读,为兴趣而读。这是一种真实的阅读。教师要有一定的魄力,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让学生自由地进入课外阅读的天地。
其次,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课外读物,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上的联结。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教学。《最后的一片叶子》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结合课文推荐读物,课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促进。此外,向学生推荐优秀报刊、精品时文。优秀的报刊知识面广,反映当前的时事信息和最新社会动态;精品时文思想、艺术品位高,能反映时代精神。
通过一个阶段的阅读后,应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交流他们的阅读收获。可以在学校班级的刊物园地上发表他们的读书心得,可组织读书报告会等,最后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这样的一系列活动,既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持之以恒,又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