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读:一种把阅读落到实处的读书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计祥
《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也曾尝试过各种阅读方法。经过比较,笔者认为指读法比较有效,因为它是一种把阅读落到实处的读书方法。
其一,指读可以集中注意力。南宋大学者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要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手”,这也算是第四到。心之所系,眼之所观,口之所诵,如果都能借助于手指到具体字句来完成的话,这就需要调动几种器官合作实现,从而集中学生的阅读注意力。这样,自然会避免学生心不在焉、口中念念有词但不知所云的现象。有的学生有用手转笔、抠指甲等不良习惯,指读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不良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指读利于正确识别字形。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反复要求学生要看清字形,在作业或考试中不写错别字,但由于学生习惯于略读,不作深入思考、仔细探究,结果自然就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即使是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比如,以前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时,老师在课堂上强调其中的“戾”“纶”“世”“反”等字别写错了,可是在默写时发现有不少学生仍然把“戾”写成“唳”,把“纶”写成“伦”,把“世”写成“事”,把“反”写成“返”。而采取指读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这些错误。本次再学习这篇课文,在讲解本句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弄清该句的真正意思,然后重点强调,“戾”是 “至”之意,“世”是“世俗”的意思,“反”是通假字,同“返”,同时要求学生指着原句读三遍,看清每个字的字形,这样,学生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基本得到遏制,连基础不好的学生也很少写错。在识别字形这一环节中,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文时一定要指读,并且速度不能快,目的就是注意字的写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其三,指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传统观点认为指读会降低阅读速度,只适应于精读,对略读和浏览就不大适合。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指读不影响阅读速度。这要从略读和浏览的目的进行分析,略读和浏览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的主要信息,如果只是一目十行,片面追求速度,也就不一定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仍然要粗知每一句的内容。如果要既了解内容又加快速度,就最好利用指读。因为,指读能保证关注每一句话,又能确保正确换行。不少人读书都会有这种体验,那就是在换行时常常出错,不得不重新找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阅读速度。
其四,指读利于正确审题。审题就是认真地阅读题目,看清题目的要求。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如果审题有误就会步步出现错误,以后做的都是徒劳无功的事。诸如:要求选择无语病的一句,有的学生偏偏选有语病的一句;在诗词默写中,题目要求选做两题,有的学生偏偏全做;选段所在的课文出自什么有学生就直接写文章标题……如何解决这些审题失误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指读,那就是用手指着读或手里拿着笔,用笔指着读。从题目的第一字开始逐字指读,连读两遍,确保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再着手解题。笔者认为,指读是解决审题失误的最好方法。
其五,指读可以提高解题效率。每次语文考试,许多学生都会剩余较长的时间,这固然和题目简单有一定的关系,其实,更重要的是与学生没有深入读文章,对文章内容一知半解就答题有直接关系。如果采取指读的方法,就会大大提高阅读效率,收到最佳阅读效果,从而更迅速地理解文章内容,这有利于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有这样一道题:从下面的描写段中找出两处表现香菱学诗如痴如醉的细节。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1)细节一: (2)细节二:
拿到此题后,学生通读了两遍,不少学生不知如何下手。笔者要求学生把题目指读两遍,弄清要求,如果要找出香菱学诗的细节,那就要先找到直接描写香菱的句子,因此,要求学生快速指读,找到这样的句子。学生发现:一、二、四句是直接描写香菱的,然后要求学生体会如痴如醉属于什么描写,学生说是神态描写,接着要求学生比较这三句中哪两句是神态描写,答案就水落石出了。学生自然会找到二、四句,即:细节一: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细节二: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道还不好?”运用指读的方法,能使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利于提高解题效率。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指读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中考名题精讲精练(语文)》.
江苏省睢宁县新世纪中学(221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2275.htm